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的动机 | 第9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 第10页 |
国内外同类论文发表检索情况 | 第10页 |
第一章 书籍包装设计的相关概念与历史溯源 | 第10-14页 |
第一节 书籍包装与商品包装 | 第11页 |
第二节 书籍包装设计的范畴 | 第11-12页 |
第三节 书籍包装设计的历史溯源 | 第12-14页 |
一、中外古代书籍包装设计概貌 | 第12-13页 |
二、中外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概貌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愉悦体验”的概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愉悦体验”的要素 | 第14-18页 |
一、愉悦感 | 第14页 |
二、愉悦感产生的原因 | 第14-16页 |
三、愉悦感的类型 | 第16页 |
四、体验 | 第16-17页 |
五、体验中的“五感”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愉悦体验” | 第18页 |
第三章 “愉悦体验”与现代书籍包装设计 | 第18-31页 |
第一节 “愉悦体验”在现代书籍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 第18-27页 |
一、“愉悦体验”强化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 | 第19-23页 |
二、“愉悦体验”加强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整体性 | 第23-26页 |
三、“愉悦体验”提升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现代书籍包装设计对“愉悦体验”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现代书籍包装设计关注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 第27-29页 |
二、现代书籍包装设计引发人们对传统书籍设计理念的转变 | 第29页 |
三、从“愉悦体验”看中外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区别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由“愉悦体验”视点所引发的设计作为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实例——我如何从人的“愉悦体验”入手来设计《廿个东·西书籍包装 | 第31-34页 |
一、关于书籍包装设计的初期思考 | 第31页 |
二、构想发展 | 第31-32页 |
三、实例——我如何从人的“愉悦体验”入手设计《廿个东·西》书籍包装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对从“愉悦体验”这一视点所进行的书籍包装设计行为的分析 | 第34-35页 |
一、从人的生活态度和情境出发,尊重人们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 第34页 |
二、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在创新中寻求可持续发展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解读现代书籍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第一节 特殊的文化商品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让文化传播与销售实现共赢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主要参考著作及文献 | 第38-39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