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添加剂对铁镍电池负极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 铁镍可充电电池简介第12-14页
        1.2.1 铁镍电池概述第12页
        1.2.2 铁镍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4页
    1.3 铁镍电池结构与组成第14-17页
        1.3.1 氢氧化镍正极第14页
        1.3.2 铁负极第14-16页
        1.3.3 隔膜第16页
        1.3.4 电解液第16-17页
    1.4 铁镍电池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7-22页
        1.4.1 国外铁镍电池的研究状况第17-19页
        1.4.2 国内铁镍电池的研究状况第19-22页
    1.5 Fe_3O_4材料作为铁负极的研究进展第22-25页
        1.5.1 Fe_3O_4材料简介第22-23页
        1.5.2 Fe_3O_4材料在铁镍电池中的研究第23-25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7-35页
    2.1 实验药品及材料第27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7-28页
    2.3 铁电极材料等的制备方法第28-29页
        2.3.1 纳米Fe_3O_4电极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2.3.2 电极添加剂硫化镍的制备第29页
        2.3.3 纳米Fe_3O_4/NiS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3.4 石墨烯/Fe_3O_4/NiS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4 材料的表征第29-30页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9-30页
        2.4.2 扫描电镜(SEM)观察第30页
    2.5 电极的制备以及电池的组装第30-31页
        2.5.1 铁负极电极的制备第30-31页
        2.5.2 电解液的配制第31页
        2.5.3 电池组装第31页
    2.6 电极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5页
        2.6.1 电池的化成(活化)第31页
        2.6.2 电池的倍率测试第31-32页
        2.6.3 电池循环稳定性测试第32页
        2.6.4 电池自放电性能测试第32页
        2.6.5 电池的阻抗测试第32-33页
        2.6.6 电极极化曲线的测定第33页
        2.6.7 电极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第33-35页
第3章 纳米Fe_3O_4制备方法对铁电极性能的影响第35-43页
    3.1 制备方法对纳米Fe_3O_4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35-37页
        3.1.1 合成纳米Fe_3O_4材料的XRD表征第35-36页
        3.1.2 合成材料纳米Fe_3O_4的SEM观察第36-37页
    3.2 制备的纳米Fe_3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37-42页
        3.2.1 合成纳米Fe_3O_4材料的放电性能的测试第37-40页
        3.2.2 合成纳米Fe_3O_4材料的阻抗测试第40页
        3.2.3 合成纳米Fe_3O_4材料的阴极极化的测试第40-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电极添加剂对铁负极性能的影响第43-65页
    4.1 金属硫化物对铁负极性能的影响第43-48页
        4.1.1 掺杂不同硫化物铁负极的放电性能第43-46页
        4.1.2 掺杂不同硫化物电池的阻抗测试第46页
        4.1.3 掺杂不同硫化物铁负极的阴极极化测试第46-47页
        4.1.4 掺杂不同硫化物铁负极的的循环伏安测试第47-48页
    4.2 金属硫化物NiS含量对铁负极性能的影响第48-55页
        4.2.1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的放电性能第48-51页
        4.2.2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的阻抗测试第51-52页
        4.2.3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的阴极极化测试第52-53页
        4.2.4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第53页
        4.2.5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循环稳定性测试第53-54页
        4.2.6 不同NiS含量铁负极的自放电性能测试第54-55页
    4.3 纳米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性能第55-63页
        4.3.1 Fe_3O_4/NiS复合物的SEM测试第55-56页
        4.3.2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放电性能第56-59页
        4.3.3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阻抗测试第59页
        4.3.4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阴极极化测试第59-60页
        4.3.5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循环伏安测试第60-61页
        4.3.6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循环稳定性第61-62页
        4.3.7 Fe_3O_4/NiS复合物铁负极的自放电性能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电解液添加剂对铁负极性能的影响第65-77页
    5.1 三种电解液添加剂对机械掺杂NiS铁电极的影响第65-69页
        5.1.1 电解液添加剂对铁负极放电性能影响第65-67页
        5.1.2 电解液添加剂对铁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影响第67-68页
        5.1.3 电解液添加剂对铁负极的自放电的影响第68-69页
    5.2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性能的影响第69-75页
        5.2.1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放电性能的测试第69-71页
        5.2.2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阻抗的影响第71-72页
        5.2.3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5.2.4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第73-74页
        5.2.5 电解液添加剂对复合电极自放电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改善铁电极电化学性能的措施研究第77-95页
    6.1 充放电制度对铁电极性能的影响第77-79页
    6.2 烧结对铁电极性能的影响第79-85页
        6.2.1 样品的SEM测试第79-80页
        6.2.2 烧结对铁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第80-83页
        6.2.3 烧结对铁电极阻抗的影响第83页
        6.2.4 烧结对铁电极循环伏安性能的影响第83-84页
        6.2.5 烧结对铁电极的自放电的影响第84-85页
    6.3 石墨烯材料对铁电极性能的影响第85-93页
        6.3.1 石墨烯材料的处理第85页
        6.3.2 石墨烯材料的SEM测试第85-87页
        6.3.3 石墨烯/Fe_3O_4/NiS复合材料形貌第87-88页
        6.3.4 掺入石墨烯对铁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第88-91页
        6.3.5 掺石墨烯对电池阻抗的影响第91-92页
        6.3.6 掺石墨烯对铁电极可逆性的影响第92页
        6.3.7 掺石墨烯对铁电极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第92-93页
    6.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容炭对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富锂正极材料Li1.2Co0.4Mn0.4O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