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制动热力耦合振动对隧道结构的扰动分析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1.1 列车轮轨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1.2 列车-隧道结构振动影响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1.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2 列车制动热力耦合理论及隧道结构振动原理 | 第21-32页 |
| 2.1 轮轨系统运动及摩擦热特点 | 第21-22页 |
| 2.2 轮轨接触理论 | 第22-23页 |
| 2.3 轮轨摩擦热计算原理 | 第23-25页 |
| 2.3.1 轮轨滑动接触理想热模型 | 第23-24页 |
| 2.3.2 变形状态下的轮轨摩擦热 | 第24-25页 |
| 2.4 轮轨摩擦热的传输机理 | 第25-30页 |
| 2.4.1 摩擦热机理 | 第26-27页 |
| 2.4.2 轮轨摩擦热传导及其热平衡方程 | 第27-28页 |
| 2.4.3 轮轨摩擦热对流传热 | 第28-29页 |
| 2.4.4 轮轨摩擦热辐射传热 | 第29-30页 |
| 2.5 摩擦传热的热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 2.6 列车轮轨-隧道振动动力学方程 | 第31页 |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32-42页 |
| 3.1 三维轮轨接触模型 | 第32-33页 |
| 3.2 三维隧道有限元模型 | 第33-34页 |
| 3.3 单元特性介绍 | 第34-37页 |
| 3.3.1 列车轮轨系统单元特性 | 第34-36页 |
| 3.3.2 隧道结构单元特性 | 第36-37页 |
| 3.4 模型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37-38页 |
| 3.4.1 计算参数 | 第37-38页 |
| 3.4.2 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8页 |
| 3.5 轮轨静态计算结果 | 第38-40页 |
| 3.5.1 轮轨接触斑特性 | 第38-40页 |
| 3.5.2 轮轨稳态接触热效应 | 第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4 基于摩擦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轮轨热力耦合分析 | 第42-57页 |
| 4.1 轮轨摩擦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42-43页 |
| 4.2 轮轨摩擦热研究的不足和本章的研究重点 | 第43页 |
| 4.3 轮轨瞬态摩擦热分析 | 第43-50页 |
| 4.3.1 钢轨摩擦瞬态热分析 | 第43-48页 |
| 4.3.2 车轮摩擦瞬态热分析 | 第48-50页 |
| 4.4 摩擦热应变分析 | 第50-54页 |
| 4.5 摩擦热轮轨系统加速度分析 | 第54-55页 |
| 4.6 摩擦热轮轨系统位移分析 | 第55-56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列车-隧道结构振动分析 | 第57-75页 |
| 5.1 初始环境温度对列车制动摩擦热的影响 | 第57-58页 |
| 5.2 隧道强对流下轮轨摩擦热温度场分析 | 第58-61页 |
| 5.3 隧道强对流下钢轨表面热通量分析 | 第61-63页 |
| 5.4 隧道结构加速度分析 | 第63-65页 |
| 5.5 隧道结构速度分析 | 第65-66页 |
| 5.6 隧道结构位移分析 | 第66-68页 |
| 5.7 隧道结构的应力场分析 | 第68-71页 |
| 5.8 隧道结构的应变场分析 | 第71-73页 |
| 5.9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