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0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页 |
| 1.2 全息天线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脉络结构 | 第17-18页 |
| 1.4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全息的基本理论与原型全息天线的设计 | 第20-32页 |
| 2.1 全息的基本原理 | 第20-28页 |
| 2.1.1 光学全息理论及数学分析 | 第20-22页 |
| 2.1.2 全息天线的结构及原理 | 第22-27页 |
| 2.1.3 全息结构的实现方案 | 第27-28页 |
| 2.2 原型全息天线的设计 | 第28-32页 |
| 2.2.1 全息原理与漏波原理的共性与结合 | 第28-29页 |
| 2.2.2 基于漏波的原型全息天线设计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全息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 第32-48页 |
| 3.1 全息天线小型化的理论分析 | 第32-38页 |
| 3.2 小型化设计——小型化模型的最终结构 | 第38-4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全息天线在紧缩场中的应用 | 第48-72页 |
| 4.1 天线测试方法与技术 | 第50-53页 |
| 4.2 基于全息的毫米波、亚毫米波的紧缩场测试 | 第53-63页 |
| 4.2.1 紧缩场测试原理与实现方案 | 第53-54页 |
| 4.2.2 全息紧缩测试场设计 | 第54-63页 |
| 4.3 全息紧缩测试场的平面化设计 | 第63-69页 |
| 4.3.1 平面化馈源设计 | 第63-67页 |
| 4.3.2 平面化全息紧缩场设计 | 第67-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作者简介 | 第80-81页 |
| 1.基本情况 | 第80页 |
| 2.教育背景 | 第80页 |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