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1页 |
·引言 | 第15-18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概述[18-21] | 第18-36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发展进程 | 第18-19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材料特征 | 第19-28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原理 | 第28-34页 |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 | 第34-36页 |
·有机电致白光照明器件概述 | 第36-38页 |
·有机电致白光照明器件(WOLED)的优势 | 第36页 |
·WOLED 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36-38页 |
·WOLED 的产业市场预测 | 第38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第38-41页 |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38-39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页 |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发光机制 | 第41-44页 |
·激发态与激发机制 | 第41页 |
·能量转移 | 第41-43页 |
·载流子捕获 | 第43-44页 |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性能指标及研究方法 | 第44-52页 |
·电致发光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电致发光色度坐标 | 第46-48页 |
·白光光源的色温及显色指数(CRI) | 第48-51页 |
·大面积白光照明板亮度均匀性及其测量 | 第51-52页 |
·基于溶液加工型有机电致白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第52-59页 |
·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的制备与测试 | 第52-57页 |
·有机电致白光的实现方式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基于树枝状共轭结构饱和蓝光化合物为主体的三元掺杂的有机高效白光发光器 件的研究 | 第59-73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器件的制备与数据的采集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72页 |
·高效蓝光器件的制备 | 第61-64页 |
·以 G0 为主体,磷光绿光(Ir(mppy)3)、磷光红光(Ir(piq)2acac)为客体的三元掺杂型高性能白光发光器件 | 第64-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基于 G0 为主体掺杂聚集诱导黄光材料的有机纯荧光高效白光器件的研究 | 第73-84页 |
·引言 | 第73-75页 |
·器件的制备与数据的采集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2页 |
·能级匹配、主体的发射与客体吸收光谱的重叠方面的研究 | 第76-77页 |
·主客体发光材料掺杂质量比例的调节 | 第77-79页 |
·器件发光性能的分析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基于喷砂打磨工艺改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表面粗糙程度对器件输出耦合效率提高的研究 | 第84-96页 |
·引言 | 第84-86页 |
·器件的制备与数据的采集 | 第86-8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8-94页 |
·发光性能的对比 | 第88-90页 |
·粗糙表面对器件发光光谱的影响分析 | 第90-91页 |
·粗糙度的优化及粗糙表面对器件朗伯体特性的影响 | 第91-93页 |
·大面积 WOLED 的制备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基于溶液加工工艺的有机电致白光器件相关应用的研究 | 第96-119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柔性 WOLEDs | 第97-103页 |
·柔性衬底的选择 | 第97-99页 |
·PET 柔性基板的设计及 ITO 的图案化刻蚀 | 第99-101页 |
·柔性 WOLEDs 器件的制备 | 第101-102页 |
·柔性 WOLEDs 器件的发光性能 | 第102-103页 |
·大面积基于玻璃 ITO 衬底的 WOLEDs | 第103-118页 |
·基板的设计 | 第103-110页 |
·基板的清洗 | 第110页 |
·功能薄膜成膜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10-114页 |
·白光发光体系的选择与开发 | 第114-116页 |
·大面积 WOLEDs 的制备及测试 | 第116-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结论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4页 |
致谢 | 第134-136页 |
附件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