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2页 |
1.2.1 乡镇驻地 | 第12页 |
1.2.2 乡镇建设用地规模 | 第12页 |
1.2.3 乡镇驻地人口规模 | 第12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1 城镇建设发展情况评价 | 第12-13页 |
1.3.2 空间分布 | 第13-14页 |
1.3.3 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4 小城镇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 第16页 |
1.3.5 研究简评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20页 |
1.4.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及数据来源 | 第17-18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2章 乡镇驻地建设发展变化 | 第21-48页 |
2.1 乡镇驻地建设发展现状 | 第21-25页 |
2.1.1 指标选取及权重确定 | 第21-22页 |
2.1.2 乡镇驻地建设发展现状 | 第22-25页 |
2.2 乡镇驻地规模变化 | 第25-32页 |
2.2.1 乡镇驻地人口规模变化 | 第25-28页 |
2.2.2 乡镇驻地用地规模变化 | 第28-32页 |
2.3 乡镇驻地经济发展变化 | 第32-39页 |
2.3.1 乡镇驻地二三产业发展变化 | 第32-36页 |
2.3.2 乡镇驻地产业结构变化 | 第36-39页 |
2.4 乡镇驻地空间发展变化 | 第39-46页 |
2.4.1 乡镇驻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 | 第39-43页 |
2.4.2 乡镇驻地人均绿地面积变化 | 第43-46页 |
2.5 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乡镇驻地分布变化 | 第48-71页 |
3.1 密度分布变化 | 第48-54页 |
3.1.1 数量密度变化 | 第48-51页 |
3.1.2 建设用地密度变化 | 第51-54页 |
3.2 规模结构变化 | 第54-63页 |
3.2.1 等级规模结构变化 | 第55-59页 |
3.2.2 空间结构变化 | 第59-63页 |
3.3 空间分布变化 | 第63-69页 |
3.3.1 集聚度变化 | 第63-66页 |
3.3.2 方向性变化 | 第66-69页 |
3.4 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乡镇驻地在县(市)域城镇化中的作用变化 | 第71-85页 |
4.1 乡镇驻地在县(市)城镇化中作用的整体变化 | 第71-78页 |
4.1.1 县(市)域乡镇驻地人口变化总述 | 第71-75页 |
4.1.2 乡镇驻地人口占县(市)城镇人口的比重变化总述 | 第75-78页 |
4.2 乡镇驻地在不同地域分布县(市)城镇化中的作用 | 第78-80页 |
4.3 乡镇驻地在不同地形县(市)城镇化中的作用 | 第80-81页 |
4.4 乡镇驻地在不同区位县(市)城镇化中的作用 | 第81-82页 |
4.5 乡镇驻地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县(市)城镇化中的作用 | 第82-84页 |
4.6 小结 | 第84-8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5.1 研究成果总结 | 第85-86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86-88页 |
5.2.1 研究的创新 | 第86页 |
5.2.2 研究的不足 | 第86页 |
5.2.3 研究的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图表目录 | 第90-93页 |
附录 | 第93-115页 |
后记 | 第115-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