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紫三段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9页 |
| 2.1 工区位置 | 第15页 |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17页 |
| 2.4 沉积背景 | 第17-19页 |
| 第3章 区储层基本特征 | 第19-42页 |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19-24页 |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4-29页 |
| 3.3 测井解释 | 第29-38页 |
| 3.4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规律 | 第38-42页 |
| 第4章 孔隙结构及成岩作用特征 | 第42-61页 |
| 4.1 孔隙结构特征 | 第42-51页 |
| 4.2 成岩作用特征 | 第51-61页 |
| 第5章 储层物性发育控制因素 | 第61-67页 |
| 5.1 沉积作用 | 第61-63页 |
| 5.2 成岩作用 | 第63-67页 |
| 第6章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 第67-72页 |
| 6.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的建立 | 第67页 |
| 6.2 油气储层综合评价 | 第67-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图版说明 | 第73-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个人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