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小学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3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3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1页
        1.3.1 对养成教育的研究第15-17页
        1.3.2 对小学主题班会活动的研究第17-20页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20-21页
    1.4 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二章 小学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3-29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2.1.1 养成教育第23-24页
        2.1.2 小学主题班会活动第24页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2.1 关键期理论第24-25页
        2.2.2 智力美德第25-26页
        2.2.3 多元智能理论第26-27页
    2.3 养成教育与主题班会的关系第27-29页
第三章 行动前期:对养成教育的调查第29-39页
    3.1 调查过程简述第29-31页
        3.1.1 调查目的第29页
        3.1.2 调查工具与设计第29-30页
        3.1.3 调查实施与反馈第30-31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3.2.1 小学生自理能力情况第31-32页
        3.2.2 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情况第32-33页
        3.2.3 小学生责任心情况第33-34页
        3.2.4 小学生尊重他人情况第34-35页
        3.2.5 小学生热爱祖国情况第35-36页
    3.3 小学养成教育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第36-39页
第四章 教育行动:小学主题班会促进养成教育的案例第39-51页
    4.1 行动实践一:培育小学生爱国情怀第39-42页
        4.1.1 问题的提出及归因分析第39页
        4.1.2 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第39-40页
        4.1.3 措施与行动第40-42页
        4.1.4 行动反思与改进第42页
    4.2 行动实践二:提升小学生感恩情怀第42-46页
        4.2.1 问题的提出及归因分析第42-43页
        4.2.2 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第43-44页
        4.2.3 措施与行动第44-46页
        4.2.4 行动反思与改进第46页
    4.3 行动实践三: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第46-51页
        4.3.1 问题的提出及归因分析第46-47页
        4.3.2 行动研究设计方案第47-48页
        4.3.3 措施与行动第48-49页
        4.3.4 行动反思与改进第49-51页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第51-55页
    5.1 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总结第51页
    5.2 对主题班会活动的几个误区的揭示第51-53页
        5.2.1 误区一:随意性的班会模式第51-52页
        5.2.2 误区二:节日化的班会模式第52-53页
    5.3 对小学主题班会活动促进养成教育的建议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附录第61-65页
    附录 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3页
    附录 2:小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学生版)第63-65页
    附录 3: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访谈问卷(教师版)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涉华经济新闻中概念隐喻的评价功能研究
下一篇: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美国情景喜剧中亲子冲突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