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镧钴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课题背景第10-11页
   ·烟气尾气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1-13页
     ·CO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2页
     ·HC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2-13页
     ·NO_x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第13页
   ·烟气尾气净化技术第13-14页
   ·烟气尾气催化剂的发展历程第14-15页
   ·钙钛矿型稀土复合氧化物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发展现状第15-24页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晶体结构第15-17页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缺陷结构的形成第17-20页
     ·钙钛矿型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中的应用第20-21页
     ·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优点第21页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1-24页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2页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设计第26-27页
     ·A位离子的设计第26-27页
     ·B位离子的设计第27页
   ·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的制备第27-29页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第27-29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9-30页
     ·催化剂的活性测定方法第29页
     ·实验装置第29-30页
   ·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0-31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31-32页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第31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第31-32页
第三章 A位离子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2-48页
   ·A位掺杂对LaCoO_3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2-39页
     ·A位掺杂不同离子对LaCoO_3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2-35页
     ·不同Sr含量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5-37页
     ·不同Ce含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7-39页
   ·La_(1-x)M_xCoO_3的物相分析第39-43页
     ·La_(0.8)M_(0.2)CoO_3的XRD分析第39-40页
     ·La_(1-x)Sr_xCoO_3的XRD分析第40-42页
     ·La_(1-x)Ce_xCoO_3的XRD分析第42-43页
   ·催化剂的SEM分析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B位离子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8-68页
   ·B位掺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8-59页
     ·B位掺杂不同离子对催化剂La_(0.8)Sr(0.2)Co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不同Fe含量对催化剂La_(0.8)Sr_(0.2)Co(1-x)Fex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B位掺杂不同离子对催化剂La_(0.8)Ce_(0.2)Co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不同Cu含量对催化剂La_(0.8)Ce_(0.2)Co_(1-x)Cu_xO_3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59-63页
     ·La_(0.8)Sr_(0.2)Co_(0.8)M_(0.2)O_3的XRD分析第59-60页
     ·La_(0.8)Sr_(0.2)Co_(1-x)Fe_xO_3的XRD分析第60-61页
     ·La_(0.8)Ce_(0.2)Co_(0.8)M_(0.2)O_3的XRD分析第61-62页
     ·La_(0.8)Ce_(0.2)Co_(1-x)Cu_xO_3的XRD分析第62-63页
   ·催化剂SEM测试分析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影响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因素第68-72页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8-69页
   ·空燃比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后续工作建议和展望第80-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改性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三效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双稳态液晶器件的电光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