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三、简要评述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一、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制度背景 | 第18-19页 |
第三节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及其内容 | 第19-22页 |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二、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内容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调查 | 第22-34页 |
第一节 皖北高职院校发展概况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的调研 | 第25-34页 |
一、调研设计 | 第25-26页 |
二、调查问卷整理 | 第26-34页 |
第四章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分析与启示 | 第34-37页 |
第一节 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 第34页 |
二、风险评估匮乏 | 第34-35页 |
三、控制手段单一且缺乏操作性 | 第35页 |
四、信息化手段不足且沟通单向化 | 第35页 |
五、监督反馈形式化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启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内容与有效性评价 | 第37-49页 |
第一节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容 | 第37-44页 |
一、原则 | 第37页 |
二、框架选择 | 第37-39页 |
三、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框架的体系设计与实现 | 第39-44页 |
第二节 皖北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评价 | 第44-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