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一般性理论论文--农学史论文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植被重建及原始农业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项目依托第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项目依托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1 仰韶文化遗址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文化遗址区古植被重建、原始农业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3“刀耕火种”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2-26页
    2.1 地质、地貌特征第22页
    2.2 气候特征第22页
    2.3 植被特征第22-23页
    2.4 剖面描述第23-2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6-31页
    3.1 ~14C测年第26页
    3.2 孢粉、炭屑分析第26-28页
    3.3 植硅体分析第28-29页
    3.4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第29-30页
    3.5 土壤磷元素分析第30-31页
4 仰韶村遗址文化剖面古土壤特征分析第31-48页
    4.1 文化剖面年代框架第31页
    4.2 文化剖面孢粉、炭屑特征第31-41页
        4.2.1 文化剖面孢粉、炭屑分析第31-39页
        4.2.2 灰坑、灰烬层孢粉、炭屑分析第39-40页
        4.2.3 保护房内文化墙孢粉分析第40-41页
    4.3 文化剖面植硅体分析第41-44页
        4.3.1 文化剖面植硅体分析第42-43页
        4.3.2 灰坑、灰烬层植硅体分析第43页
        4.3.3 保护房内文化墙植硅体分析第43-44页
    4.4 文化剖面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第44-47页
    4.5 文化剖面土壤磷元素分析第47-48页
5 仰韶村遗址自然剖面古土壤特征分析第48-57页
    5.1 自然剖面年代框架第48页
    5.2 自然剖面孢粉、炭屑特征第48-54页
    5.3 自然剖面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分析第54-55页
    5.4 自然剖面土壤磷元素分析第55-57页
6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植被重建及原始农业分析第57-68页
    6.1 仰韶村遗址古植被重建第57-64页
        6.1.1 文化剖面古植被重建第57-61页
        6.1.2 自然剖面古植被重建第61-64页
        6.1.3 仰韶文化遗址区古植被重建第64页
    6.2 文化剖面和自然剖面对比分析第64-66页
    6.3 仰韶村遗址火现象分析第66页
    6.4“南稻北粟”交错地带分析第66-68页
7 结论与讨论第68-70页
    7.1 结论第68页
    7.2 可能的创新点第68页
    7.3 讨论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79页
作者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砷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多样性及控制因素--以内蒙古河套盆地为例
下一篇:500MPa级螺旋箍筋约束C100混凝土圆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