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9-12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实验过程与原理 | 第14-20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14-1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2.2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 第15-17页 |
2.2.1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15页 |
2.2.2 银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15-17页 |
2.3 细菌的培养和样品的准备 | 第17-18页 |
2.3.1 细菌的培养 | 第17-18页 |
2.3.2 样品的制备 | 第18页 |
2.4 红外光谱测量和处理 | 第18-20页 |
2.4.1 红外光谱的测量 | 第18-19页 |
2.4.2 红外光谱数据的处理 | 第19-20页 |
第3章 银纳米粒子和银离子对大肠杆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20-34页 |
3.1 总述 | 第20页 |
3.2 银对巯基的影响 | 第20-24页 |
3.2.1 银离子对巯基的作用 | 第21页 |
3.2.2 巯基红外吸收的标准化合物模拟 | 第21页 |
3.2.3 银纳米粒子对巯基的作用 | 第21-22页 |
3.2.4 光谱处理方法的解释 | 第22-24页 |
3.2.5 银与巯基作用的影响 | 第24页 |
3.3 银对蛋白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3.3.1 银离子对蛋白质的作用 | 第24页 |
3.3.2 蛋白质聚集体红外吸收的标准化合物模拟 | 第24页 |
3.3.3 银纳米粒子对蛋白质的作用 | 第24-25页 |
3.3.4 数据重复性验证 | 第25-26页 |
3.3.5 银导致蛋白质聚集的影响 | 第26页 |
3.4 银对外膜脂多糖的影响 | 第26-30页 |
3.4.1 银对脂多糖的作用 | 第26-28页 |
3.4.2 数据重复性验证 | 第28-29页 |
3.4.3 对于糖环归属的讨论 | 第29页 |
3.4.4 细胞膜结构的其他红外吸收讨论 | 第29-30页 |
3.5 银对DNA的影响 | 第30-34页 |
3.5.1 银离子对DNA的作用 | 第30-31页 |
3.5.2 银纳米粒子对DNA的作用 | 第31-32页 |
3.5.3 数据重复性验证 | 第32-34页 |
第4章 银离子作用和银纳米粒子作用的动力学 | 第34-41页 |
4.1 总述 | 第34页 |
4.2 银离子作用的动力学 | 第34-35页 |
4.3 银纳米粒子作用的动力学 | 第35-37页 |
4.4 银纳米粒子作用动力学和银离子作用动力学的比较 | 第37-38页 |
4.5 讨论细菌样品的残余水对光谱分析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