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46页 |
第一部分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制作的工艺探索 | 第46-63页 |
实验一 抗菌剂添加比例对涂层成型的影响 | 第46-54页 |
1 材料及设备 | 第46-48页 |
1.1 材料 | 第46-47页 |
1.2 设备 | 第47-48页 |
2 方法 | 第48-49页 |
2.1 混合原料粉末的制备 | 第48页 |
2.2 纯钛表面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的制备 | 第48-49页 |
3 结果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4页 |
实验二 激光扫描速率和偏移距离对涂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54-57页 |
1 材料和主要设备 | 第54页 |
2 方法 | 第54-55页 |
2.1 混合原料粉末的制备 | 第54页 |
2.2 涂层的制备 | 第54-55页 |
2.3 涂层的电镜扫描及孔隙率测定 | 第55页 |
3 结果 | 第55-56页 |
4 讨论 | 第56-57页 |
实验三 偏移距离对涂层与基材结合强度的影响 | 第57-63页 |
1 材料及设备 | 第57页 |
1.1 材料 | 第57页 |
1.2 主要设备 | 第57页 |
2 方法 | 第57-58页 |
2.1 混合原料粉末的制备 | 第57页 |
2.2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的激光立体成型制备 | 第57-58页 |
2.3 涂层拉伸试件的制备 | 第58页 |
2.4 拉伸实验 | 第58页 |
2.5 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 第58页 |
3 拉伸实验结果 | 第58-61页 |
4 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二部分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相关性能的对比性研究 | 第63-78页 |
实验四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涂层物理性质的对比性研究 | 第63-72页 |
1 材料及设备 | 第63-64页 |
1.1 主要材料 | 第63-64页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4页 |
2 方法 | 第64-65页 |
2.1 各组试件的制备 | 第64-65页 |
2.2 各组试件表面形貌的检测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 第65页 |
3 结果 | 第65-70页 |
4 讨论 | 第70-72页 |
实验五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多孔抗菌涂层弹性模量和立体结构的测量 | 第72-78页 |
1 材料及设备 | 第72页 |
1.1 材料 | 第72页 |
1.2 主要设备 | 第72页 |
2 方法 | 第72-73页 |
2.1 各组试件的制备 | 第72页 |
2.2 弹性模量测定 | 第72-73页 |
2.3 孔径及孔隙率测定 | 第73页 |
3 结果 | 第73-76页 |
4 讨论 | 第76-78页 |
第三部分 钛复合纳米ZnO多孔抗菌涂层的抗菌性和细胞相容性评价 | 第78-95页 |
实验六 钛复合纳米ZnO多孔抗菌涂层抗菌性能评价 | 第78-84页 |
1 材料 | 第78-79页 |
1.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78-79页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79页 |
2 方法 | 第79-81页 |
2.1 试件制备及实验分组 | 第79页 |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 | 第79-80页 |
2.3 抗菌实验研究 | 第80-81页 |
3 结果 | 第81-83页 |
3.1 抗菌率实验 | 第81-82页 |
3.2 试件表面Sa荧光染色实验 | 第82-83页 |
4 讨论 | 第83-84页 |
实验七 钛复合纳米氧化锌抗菌涂层成骨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 第84-95页 |
1 材料 | 第84-85页 |
1.1 主要实验材料 | 第84页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84-85页 |
2 方法 | 第85-87页 |
2.1 试件制备及实验分组 | 第85页 |
2.2 SD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 | 第85-86页 |
2.3 成骨细胞与各组试件共同培养 | 第86-87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87页 |
3 结果 | 第87-93页 |
3.1 材料试件表面成骨细胞粘附结果 | 第87页 |
3.2 材料试件表面成骨细胞铺展形态 | 第87-91页 |
3.3 各组试件表面成骨细胞增殖结果 | 第91-92页 |
3.4 材料试件表面成骨细胞ALP活性 | 第92-93页 |
4 讨论 | 第93-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17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