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老漂族”朋辈支持网络构建的小组工作介入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1.2 选题来源 | 第7-8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 1.4.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 1.4.2 介入方法 | 第9-10页 |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1.5.1“老漂族” | 第10页 |
| 1.5.2 朋辈支持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第三章 女性“老漂族”朋辈支持网络构建项目设计 | 第13-22页 |
| 3.1 需求评估 | 第13-18页 |
| 3.1.1 R社区情况 | 第13页 |
| 3.1.2 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与预估 | 第13-18页 |
| 3.2 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 3.2.1 亚文化 | 第18页 |
| 3.2.2 团体动力学 | 第18-19页 |
| 3.3 项目计划 | 第19-22页 |
| 3.3.1 设计原则 | 第19页 |
| 3.3.2 项目目标 | 第19-20页 |
| 3.3.3 项目计划 | 第20-22页 |
| 第四章 女性“老漂族”朋辈支持网络构建项目实施 | 第22-31页 |
| 4.1“知心朋友来相会” | 第22-24页 |
| 4.1.1 第一节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2-23页 |
| 4.1.2 第一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23-24页 |
| 4.2“疑惑对对碰” | 第24-26页 |
| 4.2.1 第二节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4-25页 |
| 4.2.2 第二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25-26页 |
| 4.3“微信老年范” | 第26-27页 |
| 4.3.1 第三节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6-27页 |
| 4.3.2 第三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27页 |
| 4.4“奥森外出欢乐多” | 第27-29页 |
| 4.4.1 第四次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7-28页 |
| 4.4.2 第四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28-29页 |
| 4.5“家庭大聚会” | 第29-30页 |
| 4.5.1 第五节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29页 |
| 4.5.2 第五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29-30页 |
| 4.6“知心朋友常相伴” | 第30-31页 |
| 4.6.1 第六节小组活动内容安排 | 第30页 |
| 4.6.2 第六节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第30-31页 |
| 第五章 女性“老漂族”朋辈支持网络构建项目评估 | 第31-34页 |
| 5.1 评估方法 | 第31页 |
| 5.2 评估过程 | 第31-34页 |
| 5.2.1 过程评估 | 第31-32页 |
| 5.2.2 结果评估 | 第32-33页 |
| 5.2.3 UCLA孤独量表 | 第33-3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34-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附录 | 第38-40页 |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