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2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装置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机整机设计 | 第22-37页 |
2.1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机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2.1.1 试验机功能需求 | 第22-23页 |
2.1.2 试验机技术指标 | 第23页 |
2.2 试验机整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2.3 伺服升降模块设计 | 第25-28页 |
2.3.1 伺服升降模块系统原理 | 第25-26页 |
2.3.2 伺服升降模块部件选型 | 第26-28页 |
2.4 冲击运动模块设计 | 第28-31页 |
2.4.1 冲击运动模块系统原理 | 第28-29页 |
2.4.2 冲击动力源部件选型 | 第29-31页 |
2.4.3 冲击动力传动部件选型 | 第31页 |
2.5 切向运动模块设计 | 第31-32页 |
2.5.1 切向运动模块系统原理 | 第31-32页 |
2.5.2 切向动力源部件选型 | 第32页 |
2.5.3 切向动力传动部件选型 | 第32页 |
2.6 控制采集部件部分 | 第32-36页 |
2.6.1 运动控制器选型 | 第32-33页 |
2.6.2 采集系统部件选型 | 第33-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机的控制采集系统设计 | 第37-48页 |
3.1 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机控制采集系统框架 | 第37-38页 |
3.2 伺服升降控制系统设计 | 第38-39页 |
3.2.1 伺服升降电路接线设计 | 第38-39页 |
3.2.2 伺服升降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39页 |
3.3 两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39-45页 |
3.3.1 两轴运动控制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3.3.2 两轴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41-45页 |
3.4 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690合金管的冲切复合微动磨损试验 | 第48-63页 |
4.1 试验过程 | 第48-49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8-49页 |
4.1.2 分析与测试 | 第49页 |
4.2 不同微动形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1 磨痕分析 | 第49-50页 |
4.3 不同冲切复合微动模式的影响 | 第50-58页 |
4.3.1 冲击、切向运行轨迹图 | 第54-55页 |
4.3.2 冲击、切向力 | 第55-57页 |
4.3.3 磨痕分析 | 第57-58页 |
4.4 不同冲击力的影响 | 第58-61页 |
4.4.1 冲击、切向运行轨迹图 | 第58-59页 |
4.4.2 冲击、切向力 | 第59-60页 |
4.4.3 磨痕分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1 | 第69-70页 |
附录2 | 第70-71页 |
附录3 | 第71-73页 |
附录4 | 第73-75页 |
附录5 | 第75-77页 |
附录6 | 第77-78页 |
附录7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专利及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