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基于荷电状态估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意义第11-12页
        1.1.2 动力电池均衡的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动力电池均衡的关键性问题第13-16页
        1.2.1 均衡评价指标第14页
        1.2.2 均衡拓扑电路设计第14-15页
        1.2.3 均衡算法研究第15-16页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电池组不一致性研究现状第16页
        1.3.2 均衡拓扑电路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3 均衡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动力电池组的不一致性分析第21-31页
    2.1 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机理分析第21-23页
        2.1.1 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产生原因第21-22页
        2.1.2 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影响因素第22-23页
    2.2 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实验设计第23-29页
        2.2.1 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第23-24页
        2.2.2 电压的不一致性第24-26页
        2.2.3 容量衰减不一致性第26-28页
        2.2.4 荷电状态不一致性第28-29页
    2.3 均衡变量的选取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电池SOC估计及电池组模型搭建第31-47页
    3.1 动力电池SOC估计第31-37页
        3.1.1 单体电池模型的建立第31-33页
        3.1.2 电池模型验证第33-34页
        3.1.3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第34-35页
        3.1.4 基于EKF的SOC估计器第35-37页
    3.2 动力电池组连接的可靠性概率分析第37-39页
    3.3 电池组模型的搭建第39-45页
        3.3.1 电动汽车电机参数匹配第39-41页
        3.3.2 动力电池组成组数量确定第41-42页
        3.3.3 动力电池组模型的搭建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4章 双向双层均衡拓扑电路的设计第47-54页
    4.1 均衡拓扑电路的设计第47-49页
    4.2 电路参数的设计第49-51页
    4.3 双向双层主动均衡电路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基于模糊逻辑的均衡控制第54-66页
    5.1 模糊控制器的特点第54页
    5.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54-58页
        5.2.1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第55页
        5.2.2 输入输出变量的模糊化第55-56页
        5.2.3 模糊控制规则的确定第56-57页
        5.2.4 输出量反模糊化第57-58页
    5.3 均衡控制系统的搭建及仿真验证第58-65页
        5.3.1 均衡控制系统的搭建第59-61页
        5.3.2 静置阶段的均衡仿真验证第61-63页
        5.3.3 NEDC工况下的均衡验证第63-64页
        5.3.4 单层均衡电路和双层均衡电路对比验证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第66-68页
    6.1 全文总结第66页
    6.2 研究展望第66-6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余杭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燃气烟气凝结条件下排烟损失测试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