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引言第8页
    1.2 互联网金融的起源第8-9页
    1.3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第9-10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及其犯罪的相关概念第10-13页
    2.1 互联网金融第10-11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第10页
        2.1.2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第10-11页
        2.1.3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11页
    2.2 互联网金融犯罪第11-13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及其犯罪的类型第13-35页
    3.1 互联网金融的类型第13-17页
        3.1.1 互联网支付第13-14页
        3.1.2 网络借贷第14-15页
        3.1.3 大数据金融第15页
        3.1.4 众筹第15-16页
        3.1.5 信息化金融机构组织第16-17页
        3.1.6 互联网金融门户第17页
    3.2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风险类型第17-22页
        3.2.1 经营者正当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潜在的刑事风险第18-21页
        3.2.2 利用互联网金融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风险第21-22页
        3.2.3 互联网金融活动普通参与者可能触及的刑事风险第22页
    3.3 互联网金融中的非法集资行为第22-31页
        3.3.1 通过代售基金的集资行为入罪问题第25页
        3.3.2 沉淀资金涉及犯罪问题第25-26页
        3.3.3 侵害代持预付货款孳息的犯罪问题第26页
        3.3.4 网贷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类犯罪问题第26-31页
    3.4 众筹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类犯罪问题第31-35页
        3.4.1 捐赠众筹的入罪问题第31-33页
        3.4.2 奖励众筹的入罪问题第33页
        3.4.3 股权众筹是否隶属于非法集资的问题第33-35页
第四章 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刑法规制第35-40页
    4.1 刑法规制第35-36页
        4.1.1 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相关条文第35-36页
        4.1.2 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评价第36页
    4.2 司法解释第36-37页
        4.2.1 规制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司法解释第36页
        4.2.2 对规制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司法解释的解读第36-37页
    4.3 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内部办法第37-40页
        4.3.1 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出台的有关非法集资的文件第37页
        4.3.2 对规制非法集资相关办法的解读第37-40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规制完善建议第40-44页
    5.1 刑法规制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困境第40-41页
        5.1.1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多样化与刑法稳定性的矛盾第40-41页
        5.1.2 在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与严格刑法规制的冲突第41页
    5.2 互联网金融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建议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欠点特征环境的视觉同步定位与制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