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文献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17-18页 |
2 我国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概述 | 第18-30页 |
2.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基本概念 | 第18-23页 |
2.1.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特点及其分类 | 第18-21页 |
2.1.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运作路径 | 第21-22页 |
2.1.3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识别与分类 | 第22-23页 |
2.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的目标与内容 | 第23-27页 |
2.2.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的概念 | 第23-25页 |
2.2.2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的目标 | 第25页 |
2.2.3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的内容 | 第25-27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及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27-30页 |
2.3.1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市场总规模不断扩大 | 第27-29页 |
2.3.2 纸质承兑汇票仍占主体 | 第29页 |
2.3.3 监管措施持续实施下票据案仍频发 | 第29-30页 |
3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 第30-50页 |
3.1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概况 | 第30-32页 |
3.1.1 农行简介 | 第30页 |
3.1.2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现状 | 第30-32页 |
3.1.3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事件简述 | 第32页 |
3.2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现状 | 第32-43页 |
3.2.1 风险治理结构 | 第33-36页 |
3.2.2 农行风险控制政策、风险偏好及控制策略 | 第36-39页 |
3.2.3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具体措施 | 第39-42页 |
3.2.4 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 第42-43页 |
3.3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43-50页 |
3.3.1 内审部门职责重叠,自查监督未尽职尽责 | 第43-44页 |
3.3.2 内部人员操作风险及道德风险控制不足 | 第44-46页 |
3.3.3 纸质票据交割及保管监督环节存在不足 | 第46-48页 |
3.3.4 合规意识不强,部分风险控制制度未落到实处 | 第48-50页 |
4 农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控制的几点建议 | 第50-60页 |
4.1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体系 | 第50-52页 |
4.1.1 明确审计与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界限 | 第50-51页 |
4.1.2 合理定位内控合规工作 | 第51-52页 |
4.1.3 加强非现场监督检查制度建设 | 第52页 |
4.2 完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加强道德及操作风险的控制 | 第52-54页 |
4.2.1 完善招聘及岗位的资格认证制度 | 第52-53页 |
4.2.2 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培训制度 | 第53-54页 |
4.2.3 完善轮岗制度 | 第54页 |
4.3 完善票据业务整个流程中的风险控制 | 第54-57页 |
4.3.1 积极推进电子汇票系统的建立 | 第54-55页 |
4.3.2 加强银行承兑汇票保管环节的监督 | 第55页 |
4.3.3 建立统一的信息体系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 第55-56页 |
4.3.4 加强银行间互相监督以降低过度信赖风险 | 第56-57页 |
4.4 完善岗位激励监督机制,加强员工合规意识 | 第57-60页 |
4.4.1 完善内控指引及操作手册等规章制度 | 第57页 |
4.4.2 合理设置岗位及人员,加强内部组织结构建设 | 第57页 |
4.4.3 提高合规性考核指标权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 第57-60页 |
5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