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三、研究的基本理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信仰与信仰教育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信仰的基本内涵 | 第14-16页 |
二、信仰的功能 | 第16-18页 |
三、信仰教育的基本涵义 | 第18页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全媒体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一、全媒体的内涵 | 第19-21页 |
二、全媒体的特征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 第23-25页 |
二、关于“把关人”理论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需要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信仰现状 | 第28-30页 |
一、大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 | 第28页 |
二、大学生信仰呈现非理性化 | 第28-29页 |
三、大学生信仰呈现世俗化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加强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一、加强高校学生信仰教育是充实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 第30页 |
二、加强高校学生信仰教育是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30-31页 |
三、加强高校学生信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机遇 | 第33-36页 |
一、全媒体丰富了信仰教育的载体 | 第33-34页 |
二、全媒体提供了信仰教育主体的互动平台 | 第34页 |
三、全媒体增强了信仰教育的效果 | 第34-35页 |
四、全媒体促进了信仰教育合力的形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36-40页 |
一、全媒体下的现实感质疑传统信仰教育空洞的教化 | 第36-37页 |
二、全媒体下的多边互动挑战传统信仰教育单向的说教 | 第37-38页 |
三、全媒体下的多元信仰冲击传统信仰教育一元的价值观 | 第38页 |
四、全媒体下的共融互享超越传统信仰教育单一的教育手段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全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基本模式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 | 第40-44页 |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 | 第40-41页 |
二、以现实生活需要为背景的信仰教育生活化 | 第41-43页 |
三、以情感体验为纽带合理引导非理性因素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 第44-50页 |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创新信仰教育内容 | 第44-45页 |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优化信仰教育过程 | 第45-47页 |
三、在实践中拓展信仰教育空间,增强信仰教育效果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