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依据 | 第11-13页 |
1.2.1 选题的理论依据 | 第11-12页 |
1.2.2 选题的现实依据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3.1 国内外关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2 国内外关于现代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1.4.1 村转居社区 | 第16页 |
1.4.2 社区公共空间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WX社区公共空间的变迁 | 第18-36页 |
2.1 调查地点和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2.2 有形的场所 | 第20-25页 |
2.2.1 信仰性公共场所 | 第20-22页 |
2.2.2 休闲性公共场所 | 第22页 |
2.2.3 服务性公共场所 | 第22-23页 |
2.2.4 以公共场所为载体的社会互动 | 第23-25页 |
2.3 社会关系与社会组织 | 第25-29页 |
2.3.1 社会关系网络 | 第25-27页 |
2.3.2 社会组织 | 第27-29页 |
2.4 公共权威与公共事务 | 第29-36页 |
2.4.1 社区选举:国家与社会力量在基层的变迁 | 第29-32页 |
2.4.2 社区居民公共事务参与情况 | 第32-36页 |
第三章 WX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3.1 社区公共场所有效供给不足 | 第36-38页 |
3.2 基于社会互动的公共舆论解体 | 第38-39页 |
3.3 社区居民缺乏公共意识 | 第39-40页 |
3.4 由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而引发的“越位”现象和信任危机 | 第40-44页 |
第四章 构建新型社区公共空间 | 第44-48页 |
4.1 构建新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意义 | 第44-45页 |
4.1.1 形成社区权威 | 第44页 |
4.1.2 实现基层社会整合 | 第44-45页 |
4.2 构建新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方向 | 第45-48页 |
4.2.1 构建人性化的公共场所 | 第45-46页 |
4.2.2 重建社区公共舆论空间 | 第46页 |
4.2.3 培养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 | 第46页 |
4.2.4 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思考 | 第48-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49页 |
5.1.1 WX社区公共空间的变迁 | 第48页 |
5.1.2 WX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5.1.3 构建新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方向 | 第48-49页 |
5.2 进一步思考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