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发光学基础 | 第11-15页 |
| 1.2.1 发光材料背景知识 | 第11-14页 |
| 1.2.2 发光材料的性能要求 | 第14-15页 |
| 1.3 稀土钒酸盐及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5-20页 |
| 1.3.1 钒酸盐基质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 1.3.2 稀土元素在发光材料中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16-17页 |
| 1.3.3 稀土元素的发光特性 | 第17-19页 |
| 1.3.4 稀土钒酸盐发光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第19页 |
| 1.3.5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1.4 纳米发光材料的性质 | 第20-21页 |
| 1.5 本文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3-30页 |
| 2.1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23-24页 |
| 2.2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 2.4 分析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6页 |
| 2.4.2 透射电镜分析(SEM) | 第26-27页 |
| 2.4.3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7页 |
| 2.4.4 室温荧光光谱分析(PL) | 第27-28页 |
| 2.4.5 物理吸附仪 | 第28页 |
| 2.4.6 红外光谱仪 | 第28-29页 |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 3 新型介孔发光材料GdVO_4:Eu~(3+)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 3.1 引言 | 第30页 |
| 3.2 实验 | 第30-31页 |
| 3.2.1 GdVO_4:Eu~(3+)荧光粉的制备 | 第30-31页 |
| 3.2.2 表征方法 | 第31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 3.3.1 XRD物相分析 | 第31-33页 |
| 3.3.2 添加不同种表面活性剂对晶体形貌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 3.3.3 双表面活性剂下不同pH对晶体形貌的影响分析 | 第34-37页 |
| 3.3.4 晶体形貌生长机理分析 | 第37页 |
| 3.3.5 发光性能研究 | 第37-39页 |
| 3.3.6 介孔GdVO_4:Eu~(3+)的吸脱附分析 | 第39-40页 |
| 3.4 小结 | 第40-42页 |
| 4 YVO_4:Eu~(3+)发光粉在宽pH值范围内的形貌和性能研究 | 第42-60页 |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 4.2 实验 | 第43-44页 |
| 4.2.1 YVO_4:Eu~(3+)发光粉的制备 | 第43页 |
| 4.2.2 表征方法 | 第43-44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 4.3.1 XRD物相分析 | 第44-47页 |
| 4.3.2 基于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的形貌分析 | 第47-53页 |
| 4.3.3 机理分析 | 第53-55页 |
| 4.3.4 氮气吸脱附分析 | 第55-57页 |
| 4.3.5 发光性能研究 | 第57-59页 |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 5 YVO_4:Eu~(3+)发光粉在尿素作用下的形貌和性能研究 | 第60-65页 |
| 5.1 引言 | 第60页 |
| 5.2 实验 | 第60-61页 |
| 5.2.1 YVO_4:Eu~(3+)发光粉的制备 | 第60页 |
| 5.2.2 表征方法 | 第60-61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1-64页 |
| 5.3.1 XRD物相分析 | 第61页 |
| 5.3.2 基于扫描电镜(SEM)的形貌分析 | 第61-63页 |
| 5.3.3 生长机理分析 | 第63页 |
| 5.3.4 发光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 5.4 小结 | 第64-65页 |
| 6 稀土配合物与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65-72页 |
| 6.1 引言 | 第65页 |
| 6.2 实验 | 第65-66页 |
| 6.2.1 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第65-66页 |
| 6.2.2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 | 第66页 |
| 6.2.3 表征方法 | 第66页 |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 6.3.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 6.3.2 稀土配合物及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8页 |
| 6.3.3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氮气吸脱附分析 | 第68-69页 |
| 6.3.4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分析 | 第69-71页 |
| 6.4 小结 | 第71-72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