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随机共振的提出和发展 | 第10-11页 |
1.2 随机共振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经典随机共振理论 | 第12-13页 |
1.2.2 非经典随机共振理论 | 第13-14页 |
1.3 信号幅值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双稳态随机共振理论与余弦拟合算法 | 第18-30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双稳态系统 | 第18-23页 |
2.2.1 郎之万方程与双稳态系统 | 第19-21页 |
2.2.2 信噪比 | 第21-23页 |
2.3 时频压缩理论 | 第23-25页 |
2.3.1 单频信号的时频压缩 | 第23-25页 |
2.3.2 多频信号的时频压缩 | 第25页 |
2.4 余弦拟合算法 | 第25-29页 |
2.4.1 余弦拟合算法原理 | 第25-26页 |
2.4.2 余弦拟合算法的局限性 | 第26-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滚动轴承故障的原因、频率计算和实验平台 | 第30-35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滚动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 | 第31-32页 |
3.3 滚动轴承各部件的故障频率 | 第32-33页 |
3.4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依据 | 第33页 |
3.5 实验平台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不同因素对随机共振输出幅值数值影响研究 | 第35-45页 |
4.1 动力学对随机共振非线性行为的阐释 | 第35-38页 |
4.2 输入信号幅值A对随机共振的输出幅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 噪声强度D对随机共振的输出幅值的影响 | 第39-41页 |
4.4 系统结构参数对随机共振的输出幅值的影响 | 第41-43页 |
4.4.1 单独调节参数对随机共振的输出幅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2 同比例调节系统参数对随机共振的输出幅值的影响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随机共振的自适应余弦拟合幅值估计研究 | 第45-58页 |
5.1 引言 | 第45-46页 |
5.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信号预处理 | 第46-51页 |
5.2.1 数学形态学基本原理 | 第46-49页 |
5.2.2 数学形态学在频域上预处理输入信号 | 第49-51页 |
5.3 自适应余弦拟合算法的设计 | 第51-53页 |
5.4 仿真验证 | 第53-55页 |
5.5 实例以及分析 | 第55-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