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理论对手法复位及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9页 |
| 第一节 桡骨远端骨折的的中西医研究及治疗现状 | 第11-16页 |
| 1 中医对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 | 第11页 |
| 2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 2.1 整复 | 第11页 |
| 2.2 固定方法及材料 | 第11-12页 |
| 3 西医对桡骨近段骨折的认识 | 第12-14页 |
| 3.1 骨折的分型 | 第12-13页 |
| 3.2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 第13-14页 |
| 4 手术治疗 | 第14-16页 |
| 4.1 入路的选择 | 第14-15页 |
| 4.2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 第15页 |
| 4.3 板钉的放置 | 第15-16页 |
| 4.4 植骨 | 第16页 |
| 第二节 腕关节骨折三柱理论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 三柱结构理论的概念 | 第16-17页 |
| 2 三柱结构理论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腕关节功能评定的方法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9-32页 |
| 一、方法与材料 | 第19-26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1.1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 1.2 排除标准 | 第19页 |
| 1.3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2 临床资料 | 第19-20页 |
| 3 治疗方案 | 第20-22页 |
| 3.1 实验方案 | 第20页 |
| 3.2 具体措施 | 第20-21页 |
| 3.3 评价指标和测量方法 | 第21-22页 |
| 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2-23页 |
| 5 分型方法 | 第23页 |
| 5.1 三柱理论的分类标准包括 | 第23页 |
| 5.2 AO分型的分类标准包括 | 第23页 |
| 6 治疗结果判定 | 第23-24页 |
| 7 随访过程及失访控制 | 第24-25页 |
| 8 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26-32页 |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及总体显著性检验 | 第26-27页 |
| 2 研究数据描述 | 第27-32页 |
| 2.1 关节功能疗效比较结果 | 第27-29页 |
| 2.2 X线测量疗效比较结果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2-36页 |
| 一、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特点 | 第32-33页 |
| 二、桡骨远端的治疗概况及预后 | 第33-34页 |
| 三、三柱分型与AO分型的关系 | 第34页 |
| 四、三柱分型与腕关节功能评分的关系 | 第34页 |
| 五、各组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与三柱损伤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六、三柱分型指导治疗方案选择的作用 | 第35-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一、结论 | 第36页 |
| 二、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36页 |
|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录 | 第41-47页 |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