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6页 |
1.2.1 国内外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面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面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应对方面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国内外海外承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研究 | 第15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2.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概念及特点 | 第21-22页 |
2.1.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概念及特点 | 第22-24页 |
2.2.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2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的特点 | 第23-24页 |
2.3 脆弱性理论 | 第24-25页 |
2.3.1 威胁的内涵 | 第24页 |
2.3.2 脆弱性的内涵 | 第24-25页 |
2.4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分析防范思路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9-51页 |
3.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9页 |
3.2 威胁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6页 |
3.2.1 风险识别方法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2 文献研究法构建海外承包工程项目威胁指标体系 | 第31-36页 |
3.3 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42页 |
3.3.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敏感性指标构建 | 第36-39页 |
3.3.2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恢复能力指标构建 | 第39-40页 |
3.3.3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应对能力指标构建 | 第40-42页 |
3.4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 第42-45页 |
3.4.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3.4.2 威胁指标评价标准 | 第44页 |
3.4.3 脆弱性指标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3.5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5-49页 |
3.5.1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第45-46页 |
3.5.2 层次分析法确定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第46-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 | 第51-65页 |
4.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度量模型 | 第51页 |
4.2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1-53页 |
4.3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3-59页 |
4.3.1 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模型 | 第54-59页 |
4.4 实证研究 | 第59-64页 |
4.4.1 项目概况 | 第59页 |
4.4.2 问卷调查 | 第59-60页 |
4.4.3 肯尼亚某公路项目政治风险评价 | 第60-63页 |
4.4.4 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65-69页 |
5.1 降低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敏感性措施 | 第65-66页 |
5.2 提升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恢复能力措施 | 第66-67页 |
5.3 提升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承包商政治风险应对能力措施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 | 第81-89页 |
A. 调查问卷 | 第81-89页 |
A1 海外承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问卷 | 第81-85页 |
A2 肯尼亚某公路项目政治风险评价指标隶属度调查问卷 | 第85-89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