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陈皮—广藿香药对非挥发性成分的体外指纹谱和体内代谢谱的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3页
    1 陈皮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1.1 历史考究第13-14页
        1.2 化学成分研究第14-15页
            1.2.1 挥发油第14页
            1.2.2 黄酮类化合物第14-15页
            1.2.3 其他类别成分第15页
        1.3 药理活性研究第15-16页
            1.3.1 抗氧化作用第15-16页
            1.3.2 抗菌作用第16页
            1.3.3 抗癌作用第16页
            1.3.4 其他活性作用第16页
        1.4 质量控制研究第16-17页
    2 广藿香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2.1 历史考究第17页
        2.2 化学成分研究第17-18页
            2.2.1 挥发性成分研究第18页
            2.2.2 非挥发性成分研究第18页
        2.3 药理活性研究第18-20页
            2.3.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第18-19页
            2.3.2 抗炎活性作用第19页
            2.3.3 抗氧化活性作用第19页
            2.3.4 抗肿瘤活性作用第19页
            2.3.5 其他药理活性作用第19-20页
        2.4 质量控制研究第20页
    3 陈皮-广藿香药对研究进展第20-21页
        3.1 配伍比例的来源第20-21页
        3.2 物质基础研究第21页
        3.3 质量控制研究第21页
        3.4 陈皮-广藿香药对研究展望第21页
    4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陈皮-广藿香药对体外指纹谱的建立及成分分析第23-41页
    1 材料及仪器第23-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1 样品的制备第24页
        2.2 提取条件正交试验的考察第24-25页
        2.3 分析条件第25页
            2.3.1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条件第25页
            2.3.2 Q-TOF/MS质谱条件第25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39页
        3.1 UPLC梯度洗脱色谱条件的优化第25-26页
        3.2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26-27页
        3.3 方法学试验第27-30页
            3.3.1 UPLC重复性第27-28页
            3.3.2 TOF/MS重复性第28-29页
            3.3.3 样品稳定性第29-30页
        3.4 光谱和质谱信息分析第30-37页
        3.5 部分化合物裂解规律的探讨第37-39页
    4 讨论第39-40页
    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陈皮-广藿香药对体内代谢谱的建立及定性分析第41-56页
    1 材料和仪器第41-42页
    2 生物样品来源第42页
    3 实验方法第42-43页
        3.1 灌胃药液的制备第42页
        3.2 给药与血样采集第42-43页
        3.3 分析条件第43页
            3.3.1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条件第43页
            3.3.2 Q-TOF/MS质谱条件第43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5页
        4.1 血样品采集时间的选择第43-44页
        4.2 血浆样品前处理第44-46页
            4.2.1 固相萃取法第44-46页
            4.2.2 蛋白沉淀法第46页
            4.2.3 液液萃取法第46页
        4.3 UPLC-DAD-Q/TOF-MS分析血浆中代谢产物第46-55页
    5 讨论第55页
    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UPLC法测定陈皮藿香汤中4种成分的含量第56-69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6-58页
    2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58-66页
        2.1 溶液的制备第58页
            2.1.1 对照品溶液第58页
            2.1.2 供试品溶液第58页
        2.2 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及方法专属性试验第58-60页
            2.2.1 色谱条件第58-60页
        2.3 线性关系、检测限及定量限第60-62页
        2.4 精密度试验第62-63页
        2.5 稳定性试验第63-64页
        2.6 重复性试验第64页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64-66页
        2.8 样品含量测定第66页
    3 讨论第66-67页
        3.1 样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第66页
        3.2 流动相的选择第66-67页
        3.3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67页
    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1 全文总结第69页
    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5页
硕士就读期间发表论文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民间文学与因纽特民间文学中创世神话的比较研究--基于神话文本的结构与母题
下一篇:美国南方文化视阈下的《杀死一只百舌鸟》成长主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