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案由 | 第12页 |
二、案情 | 第12-13页 |
三、案件的争议焦点 | 第13-14页 |
(一) 关于本案被告是否构成防卫过当的认定 | 第13页 |
(二) 关于本案被告是否构成特殊防卫的认定 | 第13页 |
(三) 关于本案被告主观罪过的认定 | 第13-14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14-27页 |
(一) 正当防卫案中防卫过当的界定 | 第14-21页 |
1. 防卫过当的概念 | 第14页 |
2. 防卫过当的构成要件 | 第14-20页 |
(1) 防卫过当的时间条件——防卫正在进行没有结束 | 第14-16页 |
(2) 防卫过当的主观条件 | 第16-17页 |
(3) 防卫过当的限度条件 | 第17-20页 |
3. 本案中邓玉娇的行为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 第20-21页 |
(二) 正当防卫案中特殊防卫的认定 | 第21-25页 |
1. 特殊防卫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特殊防卫的构成要件 | 第22-25页 |
(1) 起因条件 | 第22-24页 |
(2) 时间条件 | 第24页 |
(3) 对象条件 | 第24-25页 |
3. 本案中邓玉娇的行为不应认定为特殊防卫 | 第25页 |
(三) 对本案被告主观条件的认定 | 第25-27页 |
1. 对特殊防卫主观条件的理解 | 第25-26页 |
2. 对防卫过当主观条件的理解 | 第26页 |
3. 本案邓玉娇的主观罪过应认定为间接故意 | 第26-27页 |
五、研究结论和完善建议 | 第27-28页 |
(一) 关于本案是否构成防卫过当的结论 | 第27页 |
(二) 关于本案被告主观罪过的结论 | 第27页 |
(三) 完善建议 | 第27-28页 |
1. 明确“行凶”的含义 | 第27页 |
2. 明确“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含义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