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僵局之司法救济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案例分析与问题引出 | 第12-15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12-13页 |
(二) 法律分析 | 第13-14页 |
(三) 问题引出 | 第14-15页 |
二、公司僵局司法救济之基本问题 | 第15-19页 |
(一) 诉讼选择 | 第16-17页 |
1、合同之诉 | 第16页 |
2、资本退出 | 第16页 |
3、强制解散 | 第16-17页 |
(二) 受理条件 | 第17页 |
(三) 当事人地位 | 第17-18页 |
(四) 解散与清算 | 第18-19页 |
三、中外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之比较分析 | 第19-25页 |
(一) 国外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及评析 | 第19-22页 |
1、英国 | 第19-20页 |
2、美国 | 第20-21页 |
3、德国 | 第21页 |
4、日本 | 第21-22页 |
5、评析 | 第22页 |
(二)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立法现状及评析 | 第22-25页 |
1、司法救济措施过于单一 | 第23-24页 |
2、限制性条件实践意义不大 | 第24页 |
3、原告的主体资格过于宽泛 | 第24-25页 |
四、完善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构想 | 第25-31页 |
(一) 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5-27页 |
1、穷尽内部救济原则 | 第25页 |
2、积极受理原则 | 第25-26页 |
3、司法区别介入原则 | 第26页 |
4、最大限度维持公司原则 | 第26-27页 |
5、避免二次僵局原则 | 第27页 |
(二)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制度的构建 | 第27-31页 |
1、引入股权强制收购制度 | 第27-28页 |
2、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