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12-13页
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第13-19页
    1.1 人类先进生态思想的昭示第13-15页
        1.1.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理论第13-14页
        1.1.2 西方生态思想第14页
        1.1.3 传统文化生态观第14-15页
    1.2 党的历届领导人生态思想的启迪第15-17页
        1.2.1 毛泽东的“人口与自然协调”思想第15-16页
        1.2.2 邓小平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理论第16页
        1.2.3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17页
        1.2.4 胡锦涛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第17页
    1.3 国内外生态环境现状的警示第17-19页
        1.3.1 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制约第17-18页
        1.3.2 世界范围内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探讨第18-19页
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境界——理念的升华第19-25页
    2.1 描绘生态文明的新前景——强调未来发展第19-20页
        2.1.1 建设美丽中国第19页
        2.1.2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19-20页
    2.2 揭示生态文明的新本质——回应人民需求第20-21页
        2.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20页
        2.2.2 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第20-21页
    2.3 开启生态文明的新思维——遵循自然规律第21-23页
        2.3.1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第21-22页
        2.3.2 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辩证思维第22-23页
    2.4 突出生态文明的新维度——着眼国际视野第23-25页
        2.4.1 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第23页
        2.4.2 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提升全球生态质量的增长点第23-25页
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度——路径的开拓第25-33页
    3.1 立足全局与战略的高度强调“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第25-29页
        3.1.1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第25-26页
        3.1.2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第26-27页
        3.1.3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第27-28页
        3.1.4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建设第28-29页
    3.2 围绕生态突出问题强调全面而有重点的整体规划第29-33页
        3.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29-30页
        3.2.2 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第30-31页
        3.2.3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第31-33页
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新要求——制度的强化第33-38页
    4.1 健全政绩考核,完善责任追究第33-34页
    4.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第34-35页
    4.3 划定生态红线,严守生态底线第35-36页
    4.4 运用经济手段,健全生态补偿第36-38页
5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第38-45页
    5.1 理论的丰富第38-40页
        5.1.1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发展第38-39页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发展第39-40页
    5.2 实践的推进第40-42页
        5.2.1 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第40-41页
        5.2.2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新出路第41-42页
    5.3 文明的引领第42-45页
        5.3.1 为全球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正确方向第42-43页
        5.3.2 为全球走生态文明之路提供可贵借鉴第43-45页
6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机制质性研究
下一篇:生态保护视角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