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以河南省宜阳县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范围 | 第10-11页 |
·农村公共品 | 第10页 |
·农村公共品供给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3-14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4页 |
·集体行动理论 | 第14-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关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的研究 | 第15-16页 |
·对农村公共品政府供给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有关政府扶贫的研究 | 第17-18页 |
·对农村公共品私人供给的研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现行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分析 | 第20-25页 |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 第20-21页 |
·“一事一议”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根源 | 第22-23页 |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的解决思路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供给主体的行为研究 | 第25-33页 |
·政府部门 | 第25-26页 |
·中央政府 | 第25页 |
·地方政府 | 第25-26页 |
·农民 | 第26-27页 |
·村级组织 | 第26页 |
·农户 | 第26-27页 |
·第三部门 | 第27页 |
·各级政府间的博弈 | 第27-29页 |
·地方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 | 第29-31页 |
·农户之间的博弈 | 第31-32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宜阳县农村公共品供给案例研究 | 第33-56页 |
·宜阳县概况 | 第33页 |
·农村户用沼气案例 | 第33-45页 |
·政府在沼气池建设项目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农户在沼气建设项目中的参与过程 | 第34-3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影响农户参与沼气项目的因素统计分析 | 第38-45页 |
·农村义务教育案例 | 第45-51页 |
·案例地区的基本情况 | 第46-47页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47-48页 |
·政策建议 | 第48-51页 |
·乡村道路建设案例 | 第51-56页 |
·村村通工程 | 第51-5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合作条件分析 | 第54-56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第56-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政策启示 | 第57-60页 |
·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户的支持 | 第57-58页 |
·政府加强对第三部门的引导 | 第58页 |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Ⅰ: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附录Ⅱ: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