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论文

新中国初期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研究(1949—1956)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0-19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0-14页
        2.港澳台及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6-17页
        1.新中国初期第16页
        2.江津县第16-17页
        3.建党工作第17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从东北到西南: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起源第19-24页
    (一)东北解放区建党工作的实践第19-21页
    (二)江津县党组织的基本格局第21-24页
二、从接管到整顿: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开启第24-36页
    (一)川东地下党与江津的解放第24-26页
    (二)整风运动中的组织整顿第26-32页
    (三)整党训练班与建党的初步尝试第32-36页
三、从发展到巩固: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推进第36-55页
    (一)建党工作的展开第36-42页
        1.建党工作的部署第36-39页
        2.建党工作的突破第39-42页
    (二)新党员的吸纳第42-48页
        1.按部就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第43-45页
        2.灵活变通:党员的接收第45-48页
    (三)建党工作推进中的偏向第48-55页
        1.先后有别第48-50页
        2.任务优先第50-55页
四、从慎重到积极: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起伏第55-79页
    (一)建党工作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融合第55-61页
        1.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迅猛发展第55-58页
        2.建党与建社的深度结合第58-61页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建党工作的样态第61-72页
        1.阶级路线的策略化第61-66页
        2.建党方式的运动化第66-69页
        3.党支部建设的正规化第69-72页
    (三)农业合作化中建党工作的偏差第72-79页
        1.建党工作的游离化第72-75页
        2.发展党员的突击化第75-79页
五、从运动到常态: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正常回归第79-90页
    (一)党组织网络的形成第79-84页
        1.建党工作的经常化第79-82页
        2.建党工作的体系化第82-84页
    (二)党组织扎根基层社会的实现第84-90页
        1.党员和党组织的激增第85-87页
        2.党对乡村政权领导权的强化第87-90页
结语第90-94页
    (一)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学理探讨第90-92页
    (二)江津县农村建党工作的历史经验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哥特复兴建筑设计思潮研究
下一篇:市政燃气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