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概述 | 第10-20页 |
1.1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涵义 | 第10-11页 |
1.2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分类 | 第11-13页 |
1.3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特征 | 第13-15页 |
1.4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成因 | 第15-19页 |
1.5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司法》有关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规定及分析 | 第20-28页 |
2.1 我国有关解决有限责任公司僵局依据《公司法》的案例 | 第20-23页 |
2.2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僵局问题的规定 | 第23-25页 |
2.2.1 新《公司法》第183条关于化解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规定之解析 | 第23-24页 |
2.2.2 新《公司法》第75条关于异议股东之诉的规定之解析 | 第24-25页 |
2.3 处理公司僵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应坚持的原则 | 第25-28页 |
2.3.1 适度干预原则 | 第25-26页 |
2.3.2 用尽其他救济原则 | 第26页 |
2.3.3 利益衡量原则 | 第26页 |
2.2.4 商主体维持原则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国外有关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破解的理论和司法实践 | 第28-42页 |
3.1 国外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3.1.1 期待落空理论 | 第28页 |
3.1.2 救济先于权利理论 | 第28-29页 |
3.1.3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29页 |
3.1.4 信托义务理论 | 第29-30页 |
3.2 国外相关实践 | 第30页 |
3.3 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僵局的特拉华州的答案:司法解散 | 第30-42页 |
第四章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破解 | 第42-47页 |
4.1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的化解 | 第42-45页 |
4.1.1 任命监管人 | 第42-43页 |
4.1.2 任命临时董事 | 第43页 |
4.1.3 强制股权回收制 | 第43-44页 |
4.1.4 司法解散 | 第44-45页 |
4.2 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僵局救济机制的建议 | 第45-47页 |
4.2.1 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增加公司僵局预防措施的规定 | 第45-46页 |
4.2.2 通过立法制定非司法性救济措施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