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6-3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23页
        一、选题背景第16-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23页
    第二节 国内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第23-32页
        一、土地流转的概念第23-24页
        二、国内土地流转问题研究概况第24-28页
        三、国外的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概况第28-32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2-39页
        一、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32-35页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图第35-37页
        三、研究方法第37-38页
        四、可能的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第38-39页
第一章 指导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运用第39-59页
    第一节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第39-41页
        一、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第39-40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40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40-41页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第41-44页
        一、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论述第41-43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43-44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44页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重要论述第44-50页
        一、习近平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及经营权的重要论述第44-47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47-48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48-50页
    第四节 西方的土地产权基本理论第50-53页
        一、西方土地产权理论的基本概括第50-51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51-52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52-53页
    第五节 农业经济学理论第53-56页
        一、农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第53-54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54-55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55-56页
    第六节 发展经济学理论第56-59页
        一、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括第56-57页
        二、该理论与本论文相关联的核心内容第57页
        三、该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作用第57-59页
第二章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研究第59-82页
    第一节 土地流转的社会经济基础第59-69页
        一、城市化发展与土地流转第59-61页
        二、市场化发展与土地流转第61-63页
        三、农业现代化和二、三产业发展与土地流转第63-67页
        四、法律诚信规范化与土地流转第67-69页
        五、社会保障功能的完善与土地流转第69页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一般规律性要求第69-77页
        一、土地流转的原因第69-71页
        二、土地流转的前提第71-73页
        三、土地流转的方式、模式与动力第73-75页
        四、土地流转的作用第75-77页
    第三节 土地流转因素运行机理与发展趋势第77-82页
        一、影响土地流转的若干因素第77-78页
        二、土地流转的运行机理分析第78-80页
        三、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分析第80-82页
第三章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研究第82-117页
    第一节 目前中国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第82-96页
        一、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2012 年十八大前第82-90页
        二、2012 年十八大——2017 年第90-96页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方式与模式第96-117页
        一、土地流转采取的主要方式第96-98页
        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特点、作用及前景分析第98-108页
        三、不同土地流转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第108-117页
第四章 国外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第117-127页
    第一节 美国土地流转的问题第117-119页
        一、美国土地流转的简况第117-118页
        二、美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第118页
        三、美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8-119页
        四、美国农业土地流转模式对我国的借鉴第119页
    第二节 以色列土地流转的问题第119-122页
        一、以色列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第119-120页
        二、以色列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第120-121页
        三、以色列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1页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第121-122页
    第三节 日本土地流转的问题第122-124页
        一、日本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第122-123页
        二、日本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第123页
        三、日本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3-124页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第124页
    第四节 法国土地流转的问题第124-127页
        一、法国土地流转的简况第124-125页
        二、法国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第125页
        三、法国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25-126页
        四、对我国土地流转的借鉴第126-127页
第五章 我国土地流转的未来目标模式第127-152页
    第一节 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第127-131页
        一、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经营第127-129页
        二、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第129-130页
        三、有利于推动土地经营使用权合理流动第130页
        四、有利于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的保障第130-131页
    第二节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第131-136页
        一、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第132页
        二、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第132-133页
        三、坚持土地农用的原则第133-134页
        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第134-135页
        五、因地制宜的原则第135-136页
        六、坚持适度推进的原则第136页
    第三节 未来土地流转的目标模式第136-152页
        一、土地流转的未来总目标(2050 年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第137-140页
        二、近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20 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第140-145页
        三、中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30 年市场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阶段的基本内容)第145-148页
        四、远期土地流转目标模式(2040 年市场经济水平发达阶段的基本内容)第148-152页
第六章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和对策建议第152-183页
    第一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路径第152-161页
        一、深化改革,优化土地制度,推进土地规范化流转第152-154页
        二、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流转第154-155页
        三、工业支援农业,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第155-156页
        四、发展适度规模经济,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和规模流转第156-158页
        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土地专业化流转第158-160页
        六、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土地科学流转第160-161页
    第二节 实现未来土地流转目标模式的对策建议第161-183页
        一、增强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鼓励农业出种田能人、农机大工匠第161-165页
        二、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第165-167页
        三、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纳转移农民第167-169页
        四、鼓励农民财产权资本化、承包权资本化、经营权多元化第169-171页
        五、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产权流转市场和流转银行,提供足量支持第171-173页
        六、拓展经营权,服务经营主体,实施保险制度,确保经营收益率第173-174页
        七、为经营者提供科教支持,综合支持引领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第174-175页
        八、建立农村社保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第175-178页
        九、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市民化第178-179页
        十、制定土地流转法律,保护承包权,给农民吃定心丸第179-180页
        十一、推进“一带一路”农业建设,树立中国品牌农业,积极参与跨国现代农业第180-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194页
后记第194-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放牧强度对西藏高寒草甸植被群落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下一篇:柳枝稷对镉胁迫的响应及其作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的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