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增强子捕获系群体的创建和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主要符文对照表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马铃薯基因组学研究概述第11-14页
        1.2.1 马铃薯全基因组测序第11-12页
        1.2.2 基于突变体的马铃薯功能基因组的研究第12-14页
        1.2.3 马铃薯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第14页
    1.3 T-DNA插入突变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学中的应用第14-17页
        1.3.1 T-DNA插入突变简介第14-15页
        1.3.2 T-DNA插入技术的载体第15-17页
    1.4 插入片段侧翼序列的分析第17页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马铃薯增强子捕获系群体的初步建立第19-31页
    2.0 马铃薯遗传转化条件的优化第19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农杆菌和质粒第19-20页
        2.1.2 植物材料第20页
        2.1.3 植物培养基第20页
    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2.2.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步骤第20-22页
    2.3 实验结果第22-30页
        2.3.1 两种抗生素浓度的利用对外植体和愈伤组织的影响第22-25页
        2.3.2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对抗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作用第25-27页
        2.3.3 侵染时间对抗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作用第27页
        2.3.4 农杆菌浓度对抗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作用第27-28页
        2.3.5 共培养时间对抗性愈伤组织生成的作用第28-30页
    2.4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及鉴定第31-38页
    3.1 实验材料第31页
    3.2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2.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31页
        3.2.2 头孢霉素(cef)的用量对马铃薯转化苗的筛选第31-32页
        3.2.3 转化苗的生根培养第32页
        3.2.4 转化苗的 DNA 提取第32-33页
        3.2.5 转化植株DNA的特异性扩增第33-34页
    3.3 实验结果第34-37页
        3.3.1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34-35页
        3.3.2 头孢霉素(cef)的用量对马铃薯转化苗的筛选第35页
        3.3.3 转化苗的生根培养情况第35-36页
        3.3.4 转化植株DNA的特异性扩增第36-37页
    3.4 讨论第37-38页
第四章 突变体植株的初步分析和侧翼序列的扩增第38-48页
    4.1 突变体植株的初步分析第38-40页
        4.1.1 植物材料第38页
        4.1.2 实验方法第38页
        4.1.3 实验结果第38-40页
        4.1.4 实验结果讨论第40页
    4.2 突变体植株侧翼序列的扩增第40-48页
        4.2.1 实验材料第40-41页
        4.2.2 实验方法第41-43页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4.2.4 讨论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作者简历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以球囊扩张容积为参照灌注不同比例剂量骨水泥的椎体生物力学研究
下一篇: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