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0页 |
1.1 明日叶概述 | 第11页 |
1.2 明日叶的化学成分 | 第11-13页 |
1.2.1 矿物质元素 | 第11页 |
1.2.2 挥发油类 | 第11页 |
1.2.3 香豆素类化合物 | 第11-12页 |
1.2.4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2-13页 |
1.2.5 其他化学成分 | 第13页 |
1.3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1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 | 第13-14页 |
1.3.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 第14-15页 |
1.4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水提取法 | 第15页 |
1.4.2 有机溶剂提取法 | 第15-16页 |
1.4.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16页 |
1.4.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16页 |
1.4.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6页 |
1.4.6 酶解法 | 第16页 |
1.4.7 其他提取方法 | 第16-17页 |
1.5 黄酮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17-18页 |
1.5.1 柱层析法 | 第17-18页 |
1.5.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8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7 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回流法提取明日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20-31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0页 |
2.1.1 实验材料、试剂 | 第20页 |
2.1.2 仪器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0页 |
2.2.2 明日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2.3 单因素实验 | 第21页 |
2.2.4 参数的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21-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0页 |
2.3.1 芦丁标准溶液的波长扫描图谱 | 第22页 |
2.3.2 芦丁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2.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3-25页 |
2.3.4 响应面优化设计 | 第25-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大孔树脂纯化明日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第31-39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1-32页 |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1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明日叶粗提取液的制备 | 第32页 |
3.2.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2页 |
3.2.3 12种大孔树脂的静态筛选 | 第32-33页 |
3.2.4 4种树脂的动态筛选 | 第33页 |
3.2.5 HPD-600纯化黄酮的单因素试验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3.1 大孔树脂的静态筛选 | 第34-35页 |
3.3.2 大孔树脂的动态筛选 | 第35-36页 |
3.3.3 HPD-600动态吸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4 验证试验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明日叶黄酮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39-46页 |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9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4.2.2 样品中黄酮含量测定 | 第40页 |
4.2.3 抗氧化能力测定 | 第40-4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4.3.1 明日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总黄酮含量及得率 | 第42页 |
4.3.2 明日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明日叶黄酮的分离、结构鉴定 | 第46-53页 |
5.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5.1.1 材料、试剂 | 第46页 |
5.1.2 仪器 | 第4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5.2.1 分离纯化过程 | 第46页 |
5.2.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46-47页 |
5.2.3 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检测 | 第47页 |
5.3 实验结论 | 第47-52页 |
5.3.1 分离纯化过程 | 第47-50页 |
5.3.2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50-51页 |
5.3.3 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图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