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摇摆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摇摆框架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摇摆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摇摆子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于OpenSees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模型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OPENSEES简介 | 第19-22页 |
2.3 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 | 第22-24页 |
2.3.1 单跨RC框架结构 | 第22-23页 |
2.3.2 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 | 第23-24页 |
2.4 有限元建模 | 第24-25页 |
2.4.1 基本假定 | 第24页 |
2.4.2 有限元模型 | 第24-25页 |
2.5 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梁柱单元 | 第25-28页 |
2.5.1 基于柔度法的梁柱单元理论 | 第25-27页 |
2.5.2 截面模型 | 第27-28页 |
2.6 材料本构模型 | 第28-32页 |
2.6.1 Concrete01本构模型 | 第28-29页 |
2.6.2 Steel01单元本构模型 | 第29-30页 |
2.6.3 Giuffre-Menegotto-Pinto钢筋本构(Steel02单元) | 第30-32页 |
2.7 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2.7.1 混凝土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2.7.2 钢筋材料参数的确定 | 第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34-5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动力时程分析理论概述 | 第34-37页 |
3.3 地震动强度对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37-46页 |
3.3.1 柱底提离反应 | 第38-39页 |
3.3.2 柱底水平位移反应 | 第39-40页 |
3.3.3 顶层位移时程曲线 | 第40-42页 |
3.3.4 层间位移角 | 第42-43页 |
3.3.5 层最大加速度 | 第43-44页 |
3.3.6 层间剪力 | 第44-46页 |
3.4 高宽比对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3.4.1 柱底提离反应 | 第46-48页 |
3.4.2 层间位移角 | 第48-49页 |
3.4.3 层间剪力 | 第49-51页 |
3.5 金属阻尼器屈服强度对摇摆单跨RC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51-55页 |
3.5.1 柱底提离反应 | 第51-52页 |
3.5.2 层间位移角 | 第52-54页 |
3.5.3 层间剪力 | 第54-5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结论 | 第56页 |
4.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