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关于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关于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关于航运企业风险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3-18页 |
2.1 财务风险界定 | 第13-14页 |
2.1.1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13页 |
2.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 第13-14页 |
2.1.3 财务风险的类型 | 第14页 |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2.2.1 财务风险管理内涵 | 第14页 |
2.2.2 财务风险的定性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2.2.3 财务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2.3 财务风险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2.4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 | 第17-18页 |
第3章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现状综合分析 | 第18-34页 |
3.1 我国航运业及中国远洋概况 | 第18-20页 |
3.1.1 我国航运业概况 | 第18-19页 |
3.1.2 中国远洋公司简介 | 第19-20页 |
3.2 航运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 第20-21页 |
3.3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现状评价 | 第21-31页 |
3.3.1 中国远洋筹资风险现状评价 | 第22-25页 |
3.3.2 中国远洋投资风险现状评价 | 第25-27页 |
3.3.3 中国远洋市场风险现状评价 | 第27-30页 |
3.3.4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 第30-31页 |
3.4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控制现状评价 | 第31-34页 |
3.4.1 出售股权变卖资产 | 第31-32页 |
3.4.2 拆船增收补贴获利 | 第32页 |
3.4.3 减少租约裁减船队 | 第32-33页 |
3.4.4 员工减薪控制成本 | 第33页 |
3.4.5 适应格局重组新生 | 第33-34页 |
第4章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第34-40页 |
4.1 不利于航运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 第34-35页 |
4.1.1 全球经济环境低迷,直接影响航运业发展 | 第34页 |
4.1.2 BDI指数持续低迷,国际海运市场复苏乏力 | 第34-35页 |
4.1.3 燃油成本上升,成本压力巨大 | 第35页 |
4.2 不利于航运业发展的政治环境 | 第35-36页 |
4.3 不利于航运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 第36页 |
4.4 缺乏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 第36-37页 |
4.4.1 粗放发展观念盲目租船造船 | 第36-37页 |
4.4.2 FFA决策失误 盈利反变损失 | 第37页 |
4.5 业务结构缺乏弹性缺少多元化思维 | 第37-39页 |
4.6 过度依赖政府竞争能力低下 | 第39-40页 |
第5章 中国远洋财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 第40-49页 |
5.1 重视财务风险预警 | 第40-42页 |
5.1.1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选择原则 | 第40页 |
5.1.2 财务数据风险预警指标选择及参考值 | 第40-41页 |
5.1.3 非财务数据风险预警指标选择及参考值 | 第41-42页 |
5.2 优化资本结构 | 第42-43页 |
5.2.1 注重资本结构的优化 | 第42-43页 |
5.2.2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 第43页 |
5.3 科学制定投资决策 | 第43-45页 |
5.3.1 科学合理进行FFA投资决策 | 第43-44页 |
5.3.2 合理规划船舶投资决策程序 | 第44页 |
5.3.3 健全控制机制科学构建船队 | 第44-45页 |
5.4 增加业务弹性冲减市场风险 | 第45-46页 |
5.4.1 缩减干散货业务推动航运主业转型升级 | 第45-46页 |
5.4.2 扩宽思维向适度多元化发展 | 第46页 |
5.5 提升自身国际竞争能力 | 第46-49页 |
5.5.1 把握时代新格局优化全球航线布局 | 第46-47页 |
5.5.2 落实低成本战略挖掘降本潜力 | 第47-48页 |
5.5.3 挖掘客户服务需求争取广泛稳定客源 | 第48页 |
5.5.4 规模与协同效应并举缩小竞争差距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2页 |
6.1 结论 | 第49-50页 |
6.2 启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