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6页
        1.2.1 土壤水分平衡第16-22页
        1.2.2 人工林(草)生长耗水与土壤干燥化第22-24页
        1.2.3 土壤干层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第24-26页
    1.3 本研究的意义第26页
    1.4 小结第26-28页
第2章 研究区介绍、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8-42页
    2.1 研究区概况和介绍第28-31页
        2.1.1 黄土高原第28-30页
        2.1.2 水蚀风蚀交错区第30-31页
        2.1.3 野河林场第31页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31-33页
        2.2.1 研究内容第32-33页
        2.2.2 研究目标第33页
    2.3 研究方法第33-39页
        2.3.1 人工林的土壤水分效应第33-36页
        2.3.2 林下植被对土壤水文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第36-39页
    2.4 技术路线第39-40页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第40-42页
        2.5.1 经典统计方法第40页
        2.5.2 多元统计方法第40-42页
第3章 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土壤水分效应第42-66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43-44页
        3.2.1 试验设计第43页
        3.2.2 数据分析第43-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61页
        3.3.1 评估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深层土壤水损失第44-51页
        3.3.2 评估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空间格局的驱动因素第51-56页
        3.3.3 南北样带土壤干燥化效应及影响因素第56-61页
    3.4 讨论第61-63页
        3.4.1 逐步回归模型第61页
        3.4.2 评估退耕还林(草)后土壤水分损失第61-63页
        3.4.3 影响土壤储水量减小的因素第63页
    3.5 小结第63-66页
第4章 坡面尺度退耕还林的土壤水分效应第66-76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67-69页
        4.2.1 试验设计第67-68页
        4.2.2 数据分析第68-6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4.3.1 不同距离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第69-70页
        4.3.2 不同距离下土壤储水量的时间稳定性及代表性点第70-71页
        4.3.3 坡面尺度下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第71-73页
    4.4 讨论第73-74页
    4.5 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黄土区人工林林下植被对土壤水平衡的影响第76-87页
    5.1 引言第76-77页
    5.2 研究方法第77-78页
        5.2.1 试验设计第77页
        5.2.2 数据分析第77-78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8-85页
        5.3.1 人工林降雨再分配过程与土壤水分净输入第78-80页
        5.3.2 人工林林木液流速率变化规律分析第80-82页
        5.3.3 林下植被与去除林下植被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第82-83页
        5.3.4 有林下植被与去除林下植被土壤储水量变化特征第83-84页
        5.3.5 林下植被蒸散发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水消耗中的比例第84-85页
    5.4 讨论第85-86页
    5.5 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生态疏伐对人工林土壤水分转换的影响第87-96页
    6.1 引言第87-88页
    6.2 研究方法第88-89页
        6.2.1 试验方法第88-89页
        6.2.2 数据分析第89页
    6.3 结果分析第89-93页
        6.3.1 不同疏伐处理下剖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第89-91页
        6.3.2 不同疏伐处理下土壤储水量变化第91-92页
        6.3.3 不同疏伐处理下林下植被蒸腾耗水变化第92-93页
    6.4 讨论第93-95页
    6.5 小结第95-96页
第7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6-100页
    7.1 主要结论第96-98页
    7.2 可能的创新点第98-99页
        7.2.1 评估了区域尺度退耕还林后土壤水分的收支第98页
        7.2.2 定量研究林下植被对森林土壤水补充与消耗过程的影响第98-99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9-100页
        7.3.1 土壤干层的形成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机制第99页
        7.3.2 人工林土壤水分循环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第99页
        7.3.3 植被恢复对半干旱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99-100页
附录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6页
作者简介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UC5AC靶向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HBV感染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T细胞、NK细胞亚群及NKT细胞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