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智能手机产业发展 | 第12页 |
1.1.2 年轻用户(恋爱适龄群体)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力军 | 第12页 |
1.1.3 社交网络应用模式多样化 | 第12页 |
1.1.4 情侣感情维系面临挑战 | 第12-13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理论研究方面 | 第13页 |
1.2.2 实际设计方面 | 第13-14页 |
1.2.3 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5-16页 |
1.3.1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5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6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用户体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19-23页 |
2.1 用户体验的概念 | 第19页 |
2.2 用户体验的发展 | 第19-20页 |
2.3 用户体验要素的移动化应用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侣社交APP设计方法 | 第23-40页 |
3.1 社交APP的发展 | 第23页 |
3.2 情侣社交APP的特性分析 | 第23-26页 |
3.2.1 情侣定义 | 第23页 |
3.2.2 情侣特性 | 第23-24页 |
3.2.3 情侣分手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3.2.4 情侣社交APP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3.3 基于用户体验的情侣社交APP设计法 | 第26-39页 |
3.3.1 情侣社交APP的战略层设计 | 第26-30页 |
3.3.2 情侣社交APP的范围层设计 | 第30-32页 |
3.3.3 情侣社交APP的结构层设计 | 第32-34页 |
3.3.4 情侣社交APP的框架层设计 | 第34-38页 |
3.3.5 情侣社交APP的表现层设计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情侣社交APP设计实践 | 第40-88页 |
4.1 情侣社交APP的战略层设计实践 | 第40-61页 |
4.1.1 干系人分析 | 第40-42页 |
4.1.2 用户研究 | 第42-58页 |
4.1.3 情景罗列 | 第58-61页 |
4.2 情侣社交APP的范围层设计实践 | 第61-64页 |
4.2.2 情侣社交APP功能列表 | 第62-64页 |
4.2.3 情侣社交APP的定义 | 第64页 |
4.3 情侣社交APP的结构层设计实践 | 第64-67页 |
4.3.1 情侣社交APP信息架构 | 第64-65页 |
4.3.2 情侣社交APP交互设计 | 第65-67页 |
4.4 情侣社交APP的框架层设计实践 | 第67-80页 |
4.4.1 导航设计 | 第67-68页 |
4.4.2 界面设计 | 第68页 |
4.4.3 信息设计 | 第68页 |
4.4.4 宠物生长系统设计 | 第68-70页 |
4.4.5 低保真原型设计及可用性测试 | 第70-72页 |
4.4.6 情侣社交APP线框原型图确定 | 第72-80页 |
4.5 情侣社交APP的表现层设计实践 | 第80-86页 |
4.5.1 视觉设计 | 第80-82页 |
4.5.2 触觉设计 | 第82页 |
4.5.3 听觉设计 | 第82-83页 |
4.5.5 效果图 | 第83-84页 |
4.5.6 高保真原型可用性测试与评估 | 第84-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附录:情侣社交的问卷调查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件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