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截面的实验测量及纠缠判据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中子核反应截面测量的意义 | 第9页 |
·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 第9-10页 |
·量子纠缠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量子纠缠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本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试验过程 | 第13-18页 |
·实验系统 | 第13-15页 |
·T(d, n)~4He 中子源 | 第13-14页 |
·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子发生器介绍 | 第14页 |
·γ能谱测量系统 | 第14-15页 |
·高纯锗半导体探测器 | 第14-15页 |
·探测器效率刻度 | 第15页 |
·实验过程 | 第15-17页 |
·样品准备及监督片的选择 | 第15-16页 |
·样品照射 | 第16页 |
·照射样品的冷却 | 第16-17页 |
·反应截面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快中子引起的核反应截面测量结果与评价 | 第18-27页 |
·评价手段 | 第18页 |
·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锡同位素(n,2n)核反应激发函数的评价 | 第19-23页 |
·锡同位素(n,2n)核反应数据 | 第19页 |
·锡同位素(n,2n)核反应截面的理论计算值 | 第19-21页 |
·锡同位素(n,2n)核反应截面评价 | 第21-23页 |
·锡同位素(n, α)核反应截面测量结果及分析 | 第23-26页 |
·锡同位素(n, α)核反应数据 | 第23-24页 |
·锡同位素(n, α)核反应截面评价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量子纠缠基本理论 | 第27-31页 |
·量子力学的函数空间 | 第27页 |
·密度算符 | 第27-28页 |
·纯态和混合态 | 第28-29页 |
·纯态 | 第28-29页 |
·混合态 | 第29页 |
·可分离态和纠缠态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两体系统的纠缠判据的研究 | 第31-41页 |
·可分性判据 | 第31-33页 |
·PPT 判据 | 第31页 |
·HH-CAG 约化判据 | 第31页 |
·优化判据 | 第31-32页 |
·纠缠度判据 | 第32页 |
·Horodecki 可分离性的充分必要判据 | 第32-33页 |
·基于SU(1)和SU(2)系统的可分性判据 | 第33-40页 |
·HUR 不确定关系和SRR 不确定关系 | 第33-34页 |
·部分转置 | 第34-35页 |
·高阶两粒子双模系统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5-37页 |
·基于HU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5-36页 |
·基于SR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6-37页 |
·两粒子多模系统的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7-38页 |
·基于HU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7页 |
·基于SR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7-38页 |
·高阶两粒子多模系统的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8-40页 |
·基于HU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8-39页 |
·基于SRR 不确定关系分离判据的推导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