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文献总结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 | 第15-25页 |
2.1 十三五期间发展战略中去产能的相关政策 | 第15-16页 |
2.1.1 治理过剩的钢铁市场 | 第15页 |
2.1.2 联合重组钢铁企业 | 第15-16页 |
2.1.3 开展市场竞合,追求包容性成长 | 第16页 |
2.1.4 输出优势产能 | 第16页 |
2.2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2.2.1 价格竞争愈发激烈 | 第17页 |
2.2.2 钢铁行业经营惨淡 | 第17-18页 |
2.2.3 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 | 第18页 |
2.2.4 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 第18-19页 |
2.3 当前我国钢铁企业产能过剩面临的经营困境 | 第19-20页 |
2.3.1 钢铁企业结构低端,产品竞争力差 | 第19页 |
2.3.2 钢铁行业低迷,企业效益差 | 第19-20页 |
2.3.3 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导致产量过剩 | 第20页 |
2.4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背景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2.4.1 从中国钢铁行业体制 | 第20-21页 |
2.4.2 自身体制缺陷 | 第21页 |
2.4.3 市场环境的变化 | 第21-22页 |
2.5“去产能”的价值和意义 | 第22-25页 |
2.5.1 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 | 第22页 |
2.5.2 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 第22-23页 |
2.5.3 通过创新转型升级和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23-25页 |
第3章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3.1 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 | 第25-27页 |
3.1.1 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增长过快 | 第25-26页 |
3.1.2 钢铁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加剧了产能过剩矛盾 | 第26-27页 |
3.2 导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间接原因 | 第27-29页 |
3.2.1 市场信息统计发布制度不完善 | 第27页 |
3.2.2 地方政府的GDP考核机制导致的投资冲动 | 第27-28页 |
3.2.3 质量、能源环保标准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第4章 产能过剩对武汉钢铁公司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9-35页 |
4.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概况 | 第29-30页 |
4.2 产能过剩对武钢经营状况的影响分析 | 第30-35页 |
4.2.1 企业营业利润降低 | 第30-31页 |
4.2.2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销路受阻 | 第31-32页 |
4.2.3 产品结构存在缺陷,竞争力低下 | 第32-35页 |
第5章 化解钢铁企业产能过剩的策略 | 第35-41页 |
5.1 企业自身方面的策略 | 第35-38页 |
5.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管理理念 | 第35-36页 |
5.1.2 创新企业竞争发展模式 | 第36-37页 |
1.严格执行节能环保要求,提高产品质量 | 第36-37页 |
2.拓展销售方式 | 第37页 |
5.1.3 加强钢铁企业技术创新 | 第37-38页 |
5.2 外部环境和政策方面的策略 | 第38-41页 |
5.2.1 加强产业资源整合能力 | 第38-39页 |
5.2.2 组建多层次市场体系 | 第39-41页 |
1.准确监测市场需求 | 第39页 |
2.构建新的新市场体系 | 第39-4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6.2.1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不足 | 第41页 |
6.2.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