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占有的概述 | 第13-19页 |
第一节、占有概念的解析 | 第13-15页 |
一、占有与持有 | 第13-14页 |
二、占有与所有 | 第14页 |
三、占有的实质构成 | 第14-15页 |
第二节、占有的性质以及功能 | 第15-19页 |
一、占有性质的再思考 | 第15-17页 |
二、占有的功能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占有的保护及物权法保护 | 第19-22页 |
第一节、占有保护 | 第19-21页 |
一、占有保护的概述 | 第19-20页 |
二、占有保护成立的条件 | 第20-21页 |
第二节、占有的物权法保护 | 第21-22页 |
一、占有的物权法保护概述 | 第21页 |
二、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 | 第21-22页 |
三、占有人的物上请求权 | 第22页 |
第三章 占有作为侵权行为客体的可行性研究 | 第22-27页 |
第一节、占有的侵权法保护根据 | 第23-25页 |
一、占有的侵权法保护根据的学理探讨 | 第23-24页 |
二、结论 | 第24-25页 |
第二节、占有作为侵权行为客体的可行性研究 | 第25-27页 |
一、学理分析 | 第25-27页 |
二、结论 | 第27页 |
第四章 占有侵权责任 | 第27-42页 |
第一节、占有损害的请求权基础 | 第27-30页 |
一、请求权基础理论 | 第27-28页 |
二、占有损害的请求权基础实例分析:以我国台湾"民法"184条为视角 | 第28-29页 |
三、占有损害请求权基础: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的理解 | 第29-30页 |
第二节、占有侵权责任构成 | 第30-34页 |
一、占有侵权责任的成立是否以"违法"性为已足 | 第30-32页 |
(一) 侵权行为的"违法性"解析 | 第30-31页 |
(二)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违法性"问题的探讨 | 第31-32页 |
(三) 对于占有侵权责任的"违法性"分析 | 第32页 |
二、对于占有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解析 | 第32-33页 |
三、占有侵权的归责原则 | 第33-34页 |
(一)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概述 | 第33-34页 |
(二) 占有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4页 |
第三节、侵害占有的具体行为 | 第34-35页 |
一、侵夺占有 | 第34-35页 |
二、妨害占有 | 第35页 |
第四节、占有侵权责任方式 | 第35-37页 |
一、侵权责任方式基本理论以及我国立法实例解析 | 第35-36页 |
二、占有侵权责任方式 | 第36-37页 |
第五节、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37-42页 |
一、使用收益之损害 | 第37-38页 |
二、支出费用之损害 | 第38-39页 |
(一) 善意占有人 | 第38页 |
(二) 恶意占有人 | 第38-39页 |
三、责任损害 | 第39-40页 |
四、时效利益能否作为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40页 |
五、占有人与所有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