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VA指标的HX电器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9-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EVA与传统财务评价理论比较 | 第22-32页 |
2.1 EVA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1 EVA的含义 | 第22页 |
2.1.2 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2.1.3 调整的目的 | 第25页 |
2.1.4 调整的原则 | 第25-26页 |
2.1.5 调整的事项 | 第26-28页 |
2.2 传统财务评价理论 | 第28-29页 |
2.2.1 财务比率法 | 第28-29页 |
2.2.2 杜邦体系法 | 第29页 |
2.3 EVA与传统财务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29-32页 |
2.3.1 公开性方面 | 第29页 |
2.3.2 可比性方面 | 第29-30页 |
2.3.3 客观性方面 | 第30页 |
2.3.4 目的性方面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以EVA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39页 |
3.1 设计思路 | 第32页 |
3.2 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3.2.1 成本效益原则 | 第32-33页 |
3.2.2 全面性原则 | 第33页 |
3.2.3 重要性原则 | 第33页 |
3.3 体系构建 | 第33-38页 |
3.4 确定各指标权重及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3.4.1 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38页 |
3.4.2 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第四章 HX电器案例分析 | 第39-52页 |
4.1 选择HX电器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39-40页 |
4.2 HX电器简介 | 第40-42页 |
4.3 HX电器EVA值计算 | 第42-45页 |
4.3.1 税后净利润(NOPAT)计算 | 第42-43页 |
4.3.2 资本总额(TC)计算 | 第43页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 | 第43-45页 |
4.3.4 经济增加值 | 第45页 |
4.4 引入EVA指标前后业绩评价结果详情 | 第45-48页 |
4.4.1 引入EVA后的业绩评价情况 | 第45-47页 |
4.4.2 传统业绩评价情况 | 第47-48页 |
4.5 比较分析 | 第48-52页 |
4.5.1 盈利能力状况方面 | 第48-50页 |
4.5.2 偿债能力状况方面 | 第50页 |
4.5.3 营运能力状况方面 | 第50-51页 |
4.5.4 发展能力状况方面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2-56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3-54页 |
5.2.1 深化EVA核心理念 | 第53页 |
5.2.2 提高考评结果的精确度 | 第53-54页 |
5.2.3 将EVA与激励制度相挂钩 | 第54页 |
5.3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1 | 第60-63页 |
附录2 | 第63-64页 |
附录3 | 第64-65页 |
附录4 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