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跳变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离散Markov跳变系统 | 第8-9页 |
1.2.2 奇异Markov跳变系统 | 第9页 |
1.2.3 非线性Markov跳变系统 | 第9-10页 |
1.3 故障检测的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1.4 本课题涉及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1.4.1 跳变系统模型及其稳定性理论 | 第11-13页 |
1.4.2 T-S模糊模型的方法 | 第13-14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具有部分未知信息的离散跳变系统鲁棒故障检测 | 第16-26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离散Markov跳变系统的描述 | 第16页 |
2.3 观测器的设计及优化 | 第16-22页 |
2.3.1 观测器的设计 | 第16-21页 |
2.3.2 优化算法 | 第21-22页 |
2.4 设定阈值及选取评价函数 | 第22页 |
2.5 数值仿真实例 | 第22-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具有部分未知信息的奇异跳变系统鲁棒故障检测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奇异Markov跳变系统的描述 | 第26页 |
3.3 系统的容许性 | 第26-29页 |
3.4 观测器的设计和优化 | 第29-32页 |
3.5 设定阈值及选取评价函数 | 第32-33页 |
3.6 数值分析及仿真 | 第33-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具有部分未知信息的非线性跳变系统鲁棒故障检测 | 第36-5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非线性Markov跳变系统的描述 | 第36-37页 |
4.3 观测器设计和优化 | 第37-45页 |
4.4 设定阈值及选取评价函数 | 第45-46页 |
4.5 仿真示例 | 第46-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50页 |
5.2 前景展望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