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原因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发展趋势 | 第15页 |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的理论透析 | 第18-25页 |
一、消费及消费观的含义 | 第18-20页 |
(一)消费的含义 | 第18-19页 |
(二)消费观的含义 | 第19-20页 |
二、身体消费及身体消费观的含义 | 第20-23页 |
(一)身体消费的概述 | 第20-22页 |
(二)身体消费观的含义 | 第22-23页 |
三、身体消费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23-25页 |
(一)身体消费观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 第23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身体消费观的价值追求 | 第23-24页 |
(三)消费观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女大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误区的实证分析 | 第25-37页 |
一、女大学生身体消费的基本状况 | 第25-28页 |
(一)美容消费 | 第25-27页 |
(二)形体消费 | 第27页 |
(三)服饰消费 | 第27-28页 |
二、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的误区分析 | 第28-37页 |
(一)失衡性:服饰美容消费过多,运动健康消费较少 | 第28-30页 |
(二)同质性:审美取向单一,盲目追求外在美 | 第30-31页 |
(三)依赖性:过度依赖身体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缺失 | 第31-33页 |
(四)情绪性:消费冲动,缺少计划性 | 第33-34页 |
(五)从众性:消费观尚未定型,易受环境影响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误区的影响及原因 | 第37-52页 |
一、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误区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37-40页 |
(一)危害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 第37-38页 |
(二)造成女大学生的精神空虚 | 第38-39页 |
(三)消弭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39-40页 |
(四)滋生不良的消费氛围 | 第40页 |
二、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误区形成的原因 | 第40-52页 |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40-44页 |
(二)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44-47页 |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47-49页 |
(四)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树立正确身体消费观的教育对策 | 第52-67页 |
一、当代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教育的目标设置 | 第52-56页 |
(一)正确认识身体消费 | 第52-53页 |
(二)合理进行身体消费 | 第53-55页 |
(三)建构科学的审美观念 | 第55-56页 |
二、当代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第56-63页 |
(一)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 第56-58页 |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58-60页 |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 | 第60-62页 |
(四)发挥女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第62-63页 |
三、当代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 第63-67页 |
(一)榜样示范法 | 第64页 |
(二)说理教育法 | 第64-65页 |
(三)情感陶冶法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