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6-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1 本文的贡献 | 第21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1-22页 |
2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特点 | 第22-25页 |
2.1.1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2 酒店企业经营的特点及风险 | 第23-25页 |
2.2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与方法 | 第25-26页 |
2.2.1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 第25页 |
2.2.2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 | 第25-26页 |
2.3 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 第26-30页 |
2.3.1 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程序 | 第26页 |
2.3.2 财务部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2.3.3 预算控制 | 第27页 |
2.3.4 资金控制 | 第27-28页 |
2.3.5 成本费用控制 | 第28页 |
2.3.6 采购控制 | 第28页 |
2.3.7 收入控制 | 第28-30页 |
3 L酒店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 第30-42页 |
3.1 L酒店的基本情况 | 第30页 |
3.2 L酒店经营及财务情况 | 第30-31页 |
3.3 L酒店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1-35页 |
3.3.1 控制环境 | 第31-33页 |
3.3.2 风险评估 | 第33页 |
3.3.3 控制活动 | 第33-34页 |
3.3.4 信息与沟通 | 第34页 |
3.3.5 监督 | 第34-35页 |
3.4 L酒店的内部控制的优点评价 | 第35-36页 |
3.4.1 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 第35页 |
3.4.2 对子公司的纵向统一管理制度 | 第35页 |
3.4.3 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引进 | 第35-36页 |
3.4.4 具有业内较领先的信息系统 | 第36页 |
3.5 L酒店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 第36-42页 |
3.5.1 预算流程简单,预算松弛,执行效果不佳 | 第36-37页 |
3.5.2 采购环节控制力度不足 | 第37-38页 |
3.5.3 三项费用仍可进一步把控 | 第38-39页 |
3.5.4 对应收账款的把控不严,欠款收回有风险 | 第39-42页 |
4 L酒店内部控制改进方案 | 第42-48页 |
4.1 完善预算控制流程 | 第42-43页 |
4.1.1 树立正确的预算控制观念,加强预算事中和事后控制 | 第42页 |
4.1.2 建立预算考评制度 | 第42-43页 |
4.2 优化采购环节控制 | 第43-44页 |
4.2.1 合理制定采购计划,确定最佳采购批量 | 第43页 |
4.2.2 采购审批环节分级授权 | 第43页 |
4.2.3 适度监督采购员的权利 | 第43页 |
4.2.4 建立供应商池 | 第43-44页 |
4.2.5 加强对采购质量的事后监督 | 第44页 |
4.3 改进费用控制活动 | 第44-45页 |
4.3.1 加强事前费用的识别 | 第44页 |
4.3.2 加强事中费用的审批 | 第44-45页 |
4.3.3 加强事后费用的分析 | 第45页 |
4.4 严格把控应收账款,降低回收风险 | 第45-48页 |
4.4.1 提高应收账款坏账计提 | 第45-46页 |
4.4.2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 | 第46页 |
4.4.3 不相容岗位相分离 | 第46页 |
4.4.4 建立应收账款及时对账政策 | 第46-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