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儒家义利观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研究意义第7-8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8-9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儒家义利观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第12-19页
    第一节 儒家义利观的历史背景第12-14页
        一、经济的变革第13页
        二、政治的变动第13页
        三、文化的变迁第13-14页
    第二节 儒家义利观的理论基础第14-19页
        一、周代义利说第14-15页
        二、人性论说第15-16页
        三、性善论第16-17页
        四、性恶说第17-19页
第二章 儒家义利观的内容和特点第19-32页
    第一节 儒家义利观的含义第19-22页
        一、“义”与“利”的概念第19-20页
        二、利与义的关系第20-22页
    第二节 儒家义利观的内涵第22-26页
        一、儒家义利观的核心:先义后利第22-23页
        二、儒家义利观的“以义制利”第23-24页
        三、儒家义利观的“见利思义”第24-26页
        四、儒家义利观的“取之有义”第26页
    第三节 儒家义利观的主要特征第26-32页
        一、提倡道义优先、公利至上的价值选择第27-28页
        二、推崇仁爱互利和谐的人际关系第28-29页
        三、注重克己守义的道德品格第29-30页
        四、尊重顺天爱物的天地之义第30-32页
第三章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2-39页
    第一节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现状第32-34页
        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含义第32-33页
        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现状第33-34页
    第二节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一、经济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4页
        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三、道德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四、生态方面存在的责任问题第36-37页
    第三节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7-39页
        一、外部原因第37页
        二、内部原因第37-39页
第四章 儒家义利观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启示第39-52页
    第一节“先义后利”,企业家主动承担以人为本、创造价值的经济责任第39-41页
        一、强化天人和谐的理念,增强企业家经济责任感第39-40页
        二、融合儒家思想的文化价值传统,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第40-41页
    第二节“以义制利”,企业家主动承担依法用权、维护正义的法律责任第41-44页
        一、发扬明智思想,提高企业家的领导力第41-42页
        二、借力创新精神,企业家承担法律责任的渠道多样化第42-43页
        三、借力“双刃剑”,提高企业家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第43-44页
    第三节“见利思义”,企业家主动承担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道德责任第44-47页
        一、重视伦理思想,转化企业的道德成本为道德资本第44-45页
        二、提升诚信理念,培育企业家道德价值观第45-46页
        三、企业家身体力行,做优秀道德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第46-47页
    第四节“取之有义”,企业家主动承担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的生态责任第47-52页
        一、履行生态责任考量企业家良知第48页
        二、从“经济人”到“生态人”的转变第48-50页
        三、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突破“绿色壁垒”第50-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个人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下一篇:盈余波动与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