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 第15-17页 |
2.1.1 国外供给侧改革的实践经验 | 第15-16页 |
2.1.2 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殊背景 | 第16-17页 |
2.2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 第17-18页 |
2.3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 第18-19页 |
3 我国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演变过程以及缺陷 | 第19-26页 |
3.1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 | 第19-21页 |
3.2 1998 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与实施 | 第21-24页 |
3.2.1 1998 年积极财政政策:1998 年-2003 年 | 第21-22页 |
3.2.2 从积极干预到中性稳健:2004 年-2008 年 | 第22页 |
3.2.3 当前积极财政政策:2009 年至今 | 第22-24页 |
3.3 我国传统财政政策存在的缺陷 | 第24-26页 |
4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积极财政政策调整的方向 | 第26-35页 |
4.1 从总量扩增到结构优化:经济治理的范式转变 | 第26-30页 |
4.1.1 调整区域结构 | 第26-28页 |
4.1.2 调整消费结构 | 第28-29页 |
4.1.3 调整产业结构 | 第29-30页 |
4.2 从需求调控到供给管理:财政治理的重心转向 | 第30-33页 |
4.2.1 化解供需错配 | 第31页 |
4.2.2 鼓励创新创业 | 第31-32页 |
4.2.3 提高绿色供给 | 第32-33页 |
4.3 从政策主导到主体意识:宏观调控的创新发展 | 第33-35页 |
4.3.1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第33-34页 |
4.3.2 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能力 | 第34-35页 |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财政政策实施的参考建议 | 第35-41页 |
5.1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财政政策 | 第35-37页 |
5.1.1 实施有差别的财政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第35-36页 |
5.1.2 以“营改增”为契机,实现各行业税负整体下降 | 第36页 |
5.1.3 通过深化税制改革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正 | 第36-37页 |
5.1.4 集约资金利用,重点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 第37页 |
5.2 促进供给体系质量提升的财政政策 | 第37-39页 |
5.2.1 完善消除产能过剩的财政支持政策 | 第37-38页 |
5.2.2 深入推进税费改革,切实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 第38页 |
5.2.3 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强化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 第38-39页 |
5.3 促进主体意识强化的财政政策 | 第39-41页 |
5.3.1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 第39页 |
5.3.2 助力事业单位改革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