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域下的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探索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法律全球化问题 | 第15-21页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化法律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法律全球化对我国法哲学的挑战 | 第17-19页 |
第三节 "世界历史"中的马克思法哲学思想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形成 | 第21-27页 |
第一节 新理性批判阶段的法哲学思想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法哲学思想 | 第22-24页 |
第三节 马克思法哲学的创立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意蕴 | 第27-33页 |
第一节 "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哲学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以人"类本质"为特征的法哲学思想 | 第28-29页 |
第三节 "统一的法律"的法哲学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法律消亡"的法哲学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继承与异化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前苏联对马克思法哲学思想的继承与曲解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法哲学思想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我国法哲学理论的"国家情节" | 第36-39页 |
第五章 我国当代法哲学理论重构 | 第39-45页 |
第一节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全球视域下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 第40页 |
第三节 关于重构我国法哲学的思考 | 第40-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