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2页 |
第二节 多光子激发显微成像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1. 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 | 第12-13页 |
2. 二次谐波产生成像 | 第13-14页 |
3. 双光子激发荧光成像与二次谐波成像的比较 | 第14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 研究人体胃粘膜的固有层的微结构 | 第14-15页 |
2. 建立用以分辨正常和癌变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诊断特征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实验原理与成像系统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16页 |
第二节 胃的组织学 | 第16-17页 |
第三节 非线性光学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17-21页 |
1. 双光子激发荧光 | 第18-20页 |
2. 二次谐波产生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成像系统 | 第21-24页 |
1. 激光系统 | 第22-23页 |
2. 扫描系统 | 第23页 |
3. 探测系统 | 第23-2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用多光子显微技术描述人体胃粘膜的固有层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26页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 第27-32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利用多光子显微技术建立用以分辨正常和癌变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诊断特征 | 第34-46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结果 | 第36-43页 |
1. 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探测通道和激发波长的选择 | 第36页 |
2. 正常的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多光子图像 | 第36-40页 |
3. 癌变的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多光子图像 | 第40-42页 |
4. 正常的和癌变的胃组织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定量分析 | 第42-43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43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