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补肾通络汤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2-19页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强直性脊柱炎与肾虚督寒第12-13页
        二、强直性脊柱炎与补肾通络法第13-14页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一、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第14-15页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第15-19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19-34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第19-20页
        一、病例来源第19页
        二、诊断标准第19页
        三、中医诊断标准第19-20页
        四、纳入标准第20页
        五、排除标准第20页
        六、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第20页
        七、终止试验标准第20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20-22页
        一、治疗方法第20页
        二、观察指标第20-21页
        三、疗效评价标准第21页
        四、统计方法第21-22页
    第三节 研究结果第22-34页
        一、患者入组时的基线对比第22-23页
        二、治疗前后组间、组内及时间点等各影响因素对比第23-32页
        三、两组间ASAS20、ASAS50达标率对比第32页
        四、用药安全性评价第32-34页
第三章 讨论第34-41页
    第一节 补肾通络汤组方特点第34-37页
        一、肾虚督寒及补肾通络第34-35页
        二、组方特点第35-37页
    第二节 研究结果第37-40页
        一、治疗组在整个疗程中较对照组疗效显著第37-38页
        二、治疗组在疗程中后期更稳定、有效第38页
        三、治疗组ASAS20达标率优于对照组第38-39页
        四、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控制方面更有优势第39页
        五、治疗组较对对照组安全性更高第39-40页
        六、小结第40页
    第三节 结论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录第47-50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统计学审核证明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用户综合兴趣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以B2B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为例